漫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1853年,伴隨着工業革命的改天換日式的出現,一場西方世界與俄羅斯的全面戰爭爆發,代表着海權的英國和代表着陸權的法國聯合起來,跟俄羅斯圍繞着克里米亞半島,爆發了曠日持久的血戰。

在生產力的突飛猛進與戰爭的洗禮下,讓英國爲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其上層建築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式的變化。

在此之前執掌資本主義國家的官員,普遍都是由貴族或者大臣們恩賜,職務也往往是世襲,中下級官員更是大搞“政黨分肥”,暗箱操作與腐敗橫行,腐朽的政治制度已經無法滿足資本主義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

於是,因爲戰爭的爆發,爆出出來裙帶關係、腐敗和低效率,引發了英國政治格局的洗牌,開啓了英國公務員制度轟轟烈烈的改革。

從此,世襲與分肥逐步褪去,英國借鑑了中國的科舉制度,將一批最優秀的人才納入到了政府序列當中。

隨着這些畢業於名校的超級精英進入政壇執掌權力,原來依附於血緣、師承、人身依附的權力體系開始瓦解,並逐步形成了科舉制產生的“同們”、“同科”、“同年”之誼爲代表的師兄弟關係網。

他們遍佈於工業化國家的管理層,遠超於同齡人的智商與勤奮,激烈的考試篩選機制,使得他們相較於傳統的世襲制家族,有着近乎碾壓的業務能力,也使得他們逐步的掌握了國家的真正權力。

這些人,也就是特朗普口中的Deep State。

隨着近年來全球保守主義的回潮,以特朗普上臺後開始大肆清洗Deep State爲代表,從俄羅斯、沙特和伊朗,到英國、日本和印度,無論是亞歐法系還是海洋法系,各國都在緊隨特朗普的步伐。

譬如英國特朗普的約翰遜,就逼着真正掌控者英國行政權的一號人物,內閣秘書馬克·塞德威爾爵士辭職(即Yes PM 裡面漢弗萊的職務),讓其成爲了英國曆史上任職最短的內閣秘書,並將權力極大的內閣秘書肢解成幾個職務,約翰遜將通過任命幾個組長來實質性掌控國家權力。

通俗點來說,約翰遜就是抄襲明朝的嘉靖,幹掉了內閣首席大學士,把決策權力分給司禮監的同時收攏權力。

因此,明朝皇帝們的花式負面不斷也同樣出現在了約翰遜身上,科舉上來的精英會想盡一切辦法讓這位首相出醜和丟人。

這就像YesPM裡面,每次首相試圖裁撤公務員或者回收公務員權力,都會被內閣秘書在公務員們的支持下,搞得極爲難堪,隨着約翰遜與公務系統撕破臉,他的各種負面也可謂是持續不斷。

而特朗普和約翰遜對Deep State施壓後的不妥協,也使得英美兩國的精英文官系統,幾乎一邊倒的站在了他倆的對立面之上。

不要覺得巧合,我們的鄰居,同樣黯然離場的文在寅和安倍晉三,任期內也都是進行轟轟烈烈的公務體系改革。

所以,毫無戰力的瞌睡拜登就這麼被一路扶上了總統之位,原本黨內支持率爆棚的約翰遜,也遭遇了保守黨內部的逼宮造反,不得不黯然離職。

很多時候,我們以爲拜登說話不算話,對他一頓噴,是我們始終沒有理解,在美國後特朗普時代,“睡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乃真決策者也”。

百年未有大變局的背後,是生產力的變革,而生產力的變革,又會進一步激化上層結構的矛盾。

無論是俄羅斯主導的新一輪克里米亞戰爭,還是特朗普約翰遜與Deep State撕破臉皮的戰爭,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個階段後,遭遇瓶頸時不得不訴諸於撕破臉皮的博弈。

站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角度,長遠的來看,這場博弈的雙方都應該被歷史所淘汰,未來提供政府公共事務的,應該是透明化的數字系統,而不是世襲裙帶或者同年同科。

但是短期來看,隨着這些世界上最聰明的精英公務員們,遭遇了巨大的內卷和落幕危機,拋開了過去堅守的政治中立,從影子深處走上全球政治舞臺,也必然會掀起一波波的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