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泉州西街

原標題:漫步泉州西街

漫步於泉州街頭,冬日的陽光溫暖和煦,映入眼簾的一切景緻都與北方不同:北方隆冬總顯得缺乏綠意與生氣,然而在泉州西街,植物生機勃勃,建築靈動多彩,衣着輕薄的行人更是活潑自在。常年居住在北方的我,被泉州的鮮活感染了,真是一座充滿生機與意趣的城市。

從鐘樓起,通往西街方向的街道兩旁有一座座騎樓,街邊牆角盛放的三角梅,顏色豔麗,生機盎然,透着一股南洋風情。騎樓下的廊道蜿蜒細長,向前延伸,連接着東街的現代與西街的古樸。這些廊道將沿街的商鋪與寬敞的主街融爲一體,讓市井煙火巧妙融入車水馬龍。走在廊道上,陽光穿過廊柱灑在身上,暖融融的。吃一塊芋頭餅,喝一碗石花膏,嘗一嘗酸梅粉拌番石榴,聽着老闆帶着閩南口音的普通話,一切都是那麼愜意自在。

在泉州古城,大街小巷阡陌縱橫,似乎很難用東南西北辨別方位和路線。長長的西街上不時出現一條條岔路,岔路窄而幽深,看不出通向何方,但泉州人卻對這些小路十分熟悉,騎着摩托穿梭其間,遊刃有餘。

越靠近西街的核心位置,紅磚古厝的建築風格就越鮮明。千百年來,海風吹拂過每塊紅磚,牆面上留下斑駁的印記,那是歲月的痕跡。磚與磚之間精緻細膩的勾縫,仍能體現當初工匠們的巧手匠心。泉州的紅磚牆與北方古建的紅牆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北方古建的紅牆通常搭配黃綠色琉璃瓦,威嚴莊重;泉州的紅磚古厝則有一絲被歲月浸染過的溫柔與娟秀,紅磚鮮豔但並不耀眼,古厝質樸而不沉悶。

向上看,屋頂上的燕尾脊也爲泉州古厝增添了輕盈靈動之感。線條流暢的燕尾脊形如其名,屋脊尾部的分岔像燕子的尾巴,屋脊上五彩繽紛的瓷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藍天作景,燕尾脊好似一彎新月懸在天邊,破雲而出。聽說,燕尾脊的設計蘊含着巧思,尾部的分岔可以發揮避雷作用,雷雨交加之際,小小燕尾便能將雲層中的電荷引散,守護着檐下的古厝。

我想,造型獨特的燕尾脊也是泉州人心中“家的印記”。作爲宋元時期聞名世界的“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世世代代的泉州人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燕尾脊像燈塔一樣,爲遠行的遊子、漂泊的海船指引着歸港的方向。(阿 晏)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