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行程即將結束,洪秀柱傳來一句話:要不你再待幾天?
老馬識途,這個詞用在馬英九先生身上,挺合適的。此外,也別忘了我們的另一個朋友,她就是洪秀柱。
4月10日,馬英九旅程的已經接近尾聲,明天他就要回去了,而在今天下午,他已經與我們“期待的人”會面了,先祝賀一下。
在北京的這幾天,他參觀了大劇院,欣賞了《貴妃醉酒》;又參觀了長城,與臺灣青年一起高唱《長城謠》,多次哽咽;還去了故宮,親筆題寫了春聯;還去了北大,讓臺灣青年與北大學生深入交流。根據一些北大學生透露,他們與臺灣青年分享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知識。
此外,在他快要回去之際,對岸的洪秀柱心裡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讓更多的臺灣青年過來看看,不要一直坐井觀天。她不止一次的講過這樣的話,也多次呼籲他們過來看看。她沒做到的事,馬英九先生做到了。還記得馬先生出發之前,洪秀柱也對他說:不用遮遮掩掩,把“統”講得直接明白一些。
此時此刻,洪秀柱的心裡想的應該是:你還是別回來了吧,我再多讓幾批青年過去,你負責接待一下,給他們噹噹導遊。
這說明,推動兩岸的青年交流的這件事,得到了認可。記得馬先生剛宣佈要來的時候,不僅僅是對岸的當局不支持,因爲這對他們不利,他們怕這些青年過來以後,看到跟他們口中宣傳的不一樣,我們不僅吃得起茶葉蛋,高鐵也有靠背,而且科技發展也不錯,比亞迪、騰訊讓他們駐足觀看,捨不得離開。
此外,當時很多我們這邊的網友對馬先生也存在質疑,大家都說他在位的時候不幹事,現在下來了又刷存在感。當時筆者就說:他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不需要刷存在感,這次來應該是想做一個實事。現在看來,馬先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
在讀林覺民的《與妻書》的時候,他哭了;在唱《長城謠》的時候,他哭了;這時候才能深切的體會到:爲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有不少人都說馬先生這是裝的,其實這應該是一個誤會。
他裝哭有什麼用?顯然沒什麼用。所以,我們不能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待它,因爲我們經常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無法產生一種“遊子歸故鄉”的悲傷感。而馬英九這樣的人,要過來一次,多麼的不容易。而且年紀大的人淚點比較低,很容易觸景生情,所以落淚也是正常的。
因此,在馬先生快要回去之際,筆者想對他表示謝意:感謝他這麼大年紀還在爲我們共同的事業而奔波;感謝他代表島內60%的人過來表達友好;感謝他把臺灣青年帶過來交流,讓他們認同感增強;感謝他能夠出淤泥而不染,不懼怕當局,大膽邁出了這一步;感謝他促成了青年互相交流的這一新機制,希望今年我們這邊的青年們也能再過去看看。
同時,這也是馬先生的責任,有一份力發一份光。既然他目前還有影響力,就應該爲“統”的事業出一份力,爭取讓對岸的人早點回家!
而對於馬先生這個人,有人說他書生氣,功過參半,也有人說他剛愎自用。就他以前做的事來看,是比較平庸的,但就他現在做的事來看,又值得認可。所以說他老馬識途,現在能夠帶領檯灣青年來參觀交流,還是功大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