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和平 避戰 兩岸中國人的責任
前總統馬英九28日率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遺像致敬,圖爲馬英九與隨行成員合影留念。(新華社)
前總統馬英九28日率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遺像致敬(見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昨(28)日晚間與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會面,信長星以「馬英九先生」稱呼馬,但他也提到馬英九曾任國民黨前主席及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則提及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習先生」希望兩岸心靈契合,他則強調要拉近兩岸心理距離,「我們理念幾乎一致,希望兩岸要交流合作,要建立互信,才能夠避免戰爭的風險。用交流來取代對抗,用協商來取代衝突。」
馬英九一行人昨天上午9時許,抵達中山陵博愛廣場,沿着392個臺階拾級而上。進入祭堂,面對孫中山先生的石刻坐像,馬英九摘下墨鏡,靜默肅立。司儀宣佈祭祀典禮開始,馬英九向坐像敬獻花環。
他並宣讀國父遺囑,政大副教授廖元豪宣讀祭文,「兩岸人民,同屬中華,炎黃子孫,振興民族,共創未來,薪傳綿延。九二共識,和平基礎。蒼生爲念,百姓謀福,共同發展,永繼無疆。」
拜謁中山陵 倡議和平奮鬥振興中華
隨後,馬英九與隨行主要成員進入墓室,憑弔孫中山的棺槨,並行三鞠躬禮。之後在祭堂耳房,馬英九拿起毛筆,在一張預先寫好「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宣紙上籤下姓名,落款使用民國紀年,並註明西元紀年「百十二,三,廿八(112.3.28)」。
走下中山陵、參觀孫中山紀念館後,馬英九發表致詞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今天,當年國父念茲在茲的多項建國主張,都已陸續分別在臺灣與大陸實現,這對於兩岸人民與後代子孫的生活與福祉,至關重要。」
馬英九引用孫中山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表示,「98年後的今天,馬英九基金會的數十位同仁與同學,從臺灣來到南京中山陵國父靈前致祭,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目標,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他說,兩岸都要追求和平,否則沒有前途。
兩岸都要追求和平 否則沒有前途
傍晚馬英九於南京金陵飯店會見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雙方會面前5分鐘,開放供媒體拍攝。
馬英九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開心地說,「3月20日開記者會宣佈來大陸後,臺灣民意調查顯示有77%的民衆肯定這樣的做法,這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
馬英九表示,他對兩岸事務有非常大的誠意,過去兩岸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礎,也就是九二共識,「擁有互信、擱置爭議,實現三通直航,兩岸人民都受惠。」他呼籲,「大陸方面能夠多認識臺灣人的心理狀態,大家一起推動避戰和謀和。」
信長星則表示,多年來「馬英九先生」擔任國民黨前主席、擔任臺灣領導人,一直堅持九二共識與一箇中國原則、反對臺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他對此表示讚賞。
九二共識擱置爭議 兩岸人民受惠
對於馬英九訪陸報導,新華社電訊稿於27日以馬英九稱之,28日則發出兩則報導,皆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稱呼馬英九。
馬英九昨日在南京中山陵、南京總統府與拉貝故居,沿路都有羣衆聚集,想一睹馬英九真面目,有民衆直呼他「馬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上午將參訪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午餐後搭乘高鐵前往辛亥革命起義地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