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標題黨們,別再動不動就“沸騰了”

2月28日,微信公衆平臺運營中心發佈《關於規範公衆號標題誇大營銷的公告》。公告稱,對於利用煽動誇大、仿冒官方等方式吸引用戶點擊的文章和賬號,將根據違規程度做出相應的處理。

微信方在通告中舉了幾個例子,不妨先來感受一下這類標題的“殺傷力”:《定了!剛剛明確,所有研究生徹底沸騰了!》《緊急通知!身份證是2005—2020年出生的孩子要注意,家長再忙也要看一下!》……類似廣告營銷內容的標題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用戶可謂苦其久矣。

這類標題隱藏了關鍵信息,再配上“沸騰了”“全城轟動”之類的煽動性表述,給人一種事件很緊急、影響很大的觀感,結果點開完全不是那回事,就是種牙、賣課之類的營銷廣告,給用戶造成極大誤導,嚴重影響閱讀體驗。

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的信息。在龐雜的資訊洪流中,很多用戶沒有耐心讀完每一篇文章,標題就是用戶篩選信息的重要路標,是文章的入口,也是當下信息生態的入口,標題清晰、準確,能真實地傳遞文章主旨,大衆獲取信息才能夠準確、高效。

標題黨現象的存在,破壞了網絡信息生態,損害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影響了優質內容的傳播,給廣大用戶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將網絡環境搞得烏煙瘴氣。像此次打擊的廣告營銷類標題黨,煽動誇大、混淆視聽,是奔着忽悠關注、圈錢去的,還不只是影響閱讀體驗,更可能使用戶上當受騙,造成財產損失。

微信出手整治、定向打擊,是淨化信息生態,保障用戶權益,同時也是倒逼內容創作者規範、用心創作,擺脫靠標題黨賺流量的歪風邪氣。

跳出來看,標題黨現象是個老問題了,它不只存在於某個單一平臺。在國家網信辦開展的系列“清朗”專項行動中,標題黨同樣是重點打擊的亂象之一。從早期的“震驚體”,到這次靶向打擊的“通知體”,也可以看到精準治理、縱深治理的思路。

類似誇大、誤導、煽動性的標題氾濫,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內容創作門檻降低,在流量和利益導向之下,一些創作者不是好好創作內容,而是“卷”標題,比誰的標題更誇張、更博眼球,爭奪用戶注意力,由此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標題黨亂象大行其道。

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裡,公衆號、資訊App、短視頻等內容平臺,成爲很多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不管是平臺還是機構媒體、自媒體,其標題導向和輿論生態直接相關,規範標題的製作,理應成爲內容創作的一種自覺。尤其是,機構媒體更不能陷入這樣的流量路徑,更應該對內容和標題製作提高要求。

當然,要約束創作者合規創作,資訊平臺方面需要加強內容把關,加大整治力度,形成完善的懲罰機制,提高靠標題黨賺流量的成本。尤其是在算法分流推送機制普及的當下,能否將曝光機會向優質內容傾斜,而不是向標題黨傾斜?能否及時辨別標題黨,給予相應限制?這些都是留給平臺的思考題。

創作者也應該意識到,靠標題黨導來的流量,註定無法變成“留量”,還會傷害自身的口碑。與其在製作標題上動歪心思,不擇手段騙點擊,不如好好經營創作內容,用真實、準確、簡潔明瞭的好標題去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