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抄襲、性騷霸凌頻傳 教改論壇轟臺灣教育缺「德」
新課綱上路四年,教改論壇今天召開記者會,直指教育改革問題叢生。記者趙宥寧/攝影
新課綱上路四年,教改論壇今天召開記者會,直指教育改革問題叢生,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表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羣美「五育並重」,但經教育改革卻不見了,現在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不僅社會亂象、性騷、交通事故頻傳,就連政府官員都包庇論文抄襲,皆是「缺德」指標。
論壇召集人、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20年前有超過百位大學教授、院長連署,共同發表「教改萬言書」,希望終結時任中研院長李遠哲領軍的十年教改亂象,未料當年四大訴求亂象依舊存在,教改論壇今也提出四大改革方向,包含108課綱有待調整、人才培育的新方向、AI時代教育要旨、教育品質再提升。
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表示,當今品德教育失落,108課綱的品德教育產生偏差,源自於公民教育強調民主自由卻失守道德,性平教育變成強調多元性別等,加上家庭功能失調,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各種主客觀因素使得校園霸凌越來越嚴重,校園中毒品益形氾濫。
臺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最近發生多起大學生和社會菁英疑似失德、不倫事件,令人怵然心驚,顯露着理盲濫情的社會病態,學生「品格力」的低落,臺灣最美麗的風景還是人嗎?「人才無品,其禍甚於庸才」。應讓品格迴流,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培養「術德兼修」、「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真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必須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表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羣美「五育並重」,但經教育改革卻不見了,現在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不僅社會亂象、性騷、交通事故頻傳,就連政府官員都包庇論文抄襲,皆是「缺德」指標。當今不僅要設置道德教育課程,語文、體育教育也應灌輸道德內涵,重振道德教育。
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劉源俊則說,傳統儒家教育強調「尊德性」與「道問學」兩綱領,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五步功夫。在AI時代,「博學之」已變得無必要,因此這樣的說法也必須修正。綜合而言,未來我們的國民教育的「智育」沒必要再強調知識與學問,而應該更注重探究(exploration,即「問學」)、領悟(understanding)與踐行(doing)。而在智育之外,更應利用多出的時間來重視德性與康健的教育。
臺大師培教育中心教授王秀槐表示,過去教育強調德智體羣美,以前則強調「智育」,現在卻衍生缺「德」的問題,應妥適檢討。至於「體羣美」也呼應到康健教育,包含心理健康、團隊合作、情商課題。現在智育可靠AI撐着,教育英迴歸德、體、羣、美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