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帶一路資助桑河水壩興建 人權觀察:爲柬埔寨烙上災難記號

圖爲爭議的桑河水壩。(圖/新華社)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10日發佈最新報告,報告點名由中國大陸資助的柬埔寨東北部桑河水壩興建工程,是北京一帶一路的一部分,卻爲柬埔寨當地的原住民與少數民族烙印上災難記號,不但破壞其生活跟經濟活動,更可能帶來糧食危機。

報告中指出,在北京的資助下,柬埔寨在湄公河兩條支流桑河與斯瑞博河的交會處興建水壩,爲世界最長的水壩之一。2018年竣工後,水壩淹沒兩河匯流點上游廣大地區,破壞原住民與少數族羣賴以爲生的捕魚、森林採集與農業活動,更讓其面臨貧窮與糧食危機。

在長達138頁的報告中,追蹤當地5000人被迫遷離故鄉而面臨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迫害,以及上下游多達數萬居民的經濟謀生損失。在工程啓動前,柬埔寨當局並沒有諮詢社區意見,居民的疑慮遭忽視。

被迫遷徙的居民失去財產與經濟收入能力,卻只得到杯水車薪的補償。安置計劃僅有簡陋的住處,卻沒有協助他們因謀生來源被迫轉換而亟需的培訓與援助。更廣的來看,水壩上下游受影響社區更沒有取得任何補償與援助。

人權觀察亞洲事務主任席夫頓(John Sifton)表示,桑河下游水壩徹底將原住民與少數族羣的生計摧毀殆盡。他們原本靠着捕魚、森林採集與農耕,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柬埔寨當局應檢討補償方式,思考安置與謀生方式恢復方法,以確保未來這類的工程不再會造成同樣傷害。

根據人權觀察新聞稿,該水壩爲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一帶一路爲鉅額投資項目與基礎建設計劃,由北京於2013年推動;但卻引發缺乏透明度、漠視當地社區意見,以及可能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等批評。

該水壩興建總預算高達8億美元,由大陸國營企業華能集團負責興建與營運,而柬埔寨皇家集團與越南國營電力公司僅持有少數股份,再由大陸多家國營銀行提供資金融資。

報告指稱,儘管自2011年到2018年水壩完工,居民多次抗議並致函政府官員與施工單位,卻遭到漠視、拒絕討論替代方案;甚至部分抗議人士遭威脅與監禁。

雖然華能集團強調會保戶洄游魚類生存,將斥資150萬美元增設魚道;但報告表示,水壩對當地捕魚收入產生極大的惡劣影響。多種魚種無法完成繁殖過程所需的遷徙,導致漁獲量急遽下降,而整個湄公河水系漁獲量下降,將危及柬埔寨、越南、泰國與寮國數千萬人的食物與經濟來源。

此外,被遷移的村民也表示,安置區的土地貧瘠、多石塊而不如先前,農作物收穫量因此較之前下滑;加上以前可以採收果樹與堅果,如今政府卻不願補償相關收入的損失,而安置區的井水又往往污染無法飲用。播遷戶即使想要投訴,華能集團也沒有建立申訴與糾紛投訴機制。

不過,大陸華能集團聲明指出,桑河水壩能促進上丁省各領域的發展、改善當地百姓生活,進而爲柬埔寨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能。藉由湍急河水發電,同時調節下游水量,水壩建立能扭轉柬埔寨過去空有豐富水資源,卻開發能力有限、電力供應不足與依賴進口等問題。光一個桑河水壩便能解決300萬名柬埔寨人1年用電的問題。

然而,報告卻認爲大陸和柬埔寨與華能集團在工程展開前都沒有針對效益與影響進行具意義的評估。相較於華能集團宣稱水壩發電量達該國全年發電量6分之一,但兩年來實際發電量可能連宣稱的一半都不到。

此外,華能集團一再強調的環保,但報告也引述多項學術研究證實,由於水庫區植被遭淹沒並分解進而產生碳排放,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並不亞於一般石化燃料發電廠產生的溫室氣體量。據2017年的研究評估,該項目的碳排放率更與部分天然氣發電廠相當。

報告指出,雖然華能集團在2021年5月發佈報告,坦承諸多問題,卻過渡淡化其嚴重性;加上沒有明確提出如何改善遷移民衆生計,以及水壩掩沒區上下游社區經濟生活如何遭影響,報告呼籲陸方與柬埔寨徹底重新檢討,並避免未來在其他項目上再次犯下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