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看臺青 天然不統非天然獨

2014年,太陽花學運號召10萬人穿黑衣走上街頭。(本報系資料照片)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本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本報系資料照片)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24日在一場研討會表示,兩岸未來是「挑戰非常大、機遇非常小」;談到臺灣年輕世代主體意識逐漸上漲,他的理解是「天然不統,並非天然獨」。針對臺北市長柯文哲與上海舉辦雙城論壇、建立兩岸交流新模式,未來蔡政府是否可循此模式?嚴安林斬釘截鐵說,不可能用雙城論壇模式替代兩岸官方交流。

文化大學24日舉辦「兩岸新局之挑戰與機遇」研討會,邀請上海涉臺智庫針對兩岸關係發展與現況進行座談。

兩岸外交能否避免零和

國際因素如何影響兩岸關係,是研討會中雙方討論的焦點。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邵育羣認爲,美國是兩岸關係最重要的國際因素,中美髮展新型大國關係之際,臺海穩定是雙方共識,相形之下「臺灣問題迫切性沒這高」,即使美國偶有動作,仍不影響中美穩健發展的大格局。

他還說,日本強調美日同盟,東協向來支持「一中原則」,歐盟甚爲依賴大陸經濟市場,因此上述三方國際因素對臺灣問題的影響力不大。

「兩岸的根本矛盾來自於國際因素」,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認爲,馬執政8年爲克服兩岸零和外交困境,因而實施「活路外交」,但大陸仍不讓步,導致馬執政失敗,使得綠營有機會責難馬政府。

趙建民反問:「兩岸在外交上是否能避免零和?」比如亞投行,爲何臺灣要透過大陸財政部才能加入?連他都無法支持。他說,兩岸零和外交不破除,民進黨未來只會更加困難。

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海良認爲,蔡英文對兩岸的看法是主觀設定,而非事實認定,大陸認爲小英的看法根深柢固、無法改變。他說,兩岸不是冷和,而是「冷對抗」,時間一拖長,將來對臺灣非常不利。

憑什麼要陸對臺釋善意

王海良認爲,蔡不承認九二共識,是自己放棄大陸過去提供臺灣的紅利,蔡卻還要大陸釋放善意,「憑什麼要給?」更不懂邏輯何在;未來2到4年,兩岸將處在對抗階段,但這對大陸經濟發展不會有任何影響,反而蔡政府將毫無條件應對。

談到兩岸冷對抗繼續僵持,時間會站在哪一邊?引發兩岸學者一陣交鋒。文化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王綺年認爲,當臺灣不想爭奪兩岸主導力量、同時強化主體意識時,時間將會站在臺灣這邊。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則說,在未來兩岸雙方實力只會逐漸拉大的現實下,臺灣建構自己的身分或國族認同,只會帶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