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恐怖?還是根本不懂臉書審查機制?

臉書現今全球用戶數已突破20億,影響力驚人,但要利用它操控所謂的言論自由,真有那麼容易?(圖/視覺中國CFP提供)

文/邱奕豪

自從蔡政府上臺後,藍營的支持羣衆與政治人物一直流傳着蔡政府控制箝制網路言論自由的論調,甚至以「綠色恐怖」、「操控臉書」做爲記者會訴求。當然,此言論引來絕大部分網友的嘲笑。真的是臺灣回到警總時代嗎?還是唐鳳通天本領可以掌握毫無瓜葛的臉書,直通祖克柏的決策模式呢?不妨回到臉書的審查機制與過濾機制,來看看是否是綠色恐怖,或者只是藍營支持者不瞭解臉書審查機制,而被系統機制下架?

在網路使用率高以及智慧型手機普及的現代社會,新媒體運用不但比以前方便,其重要性也水漲船高,政治人物也逐漸注意各大網路平臺社羣媒體對於民衆的影響力,因此2010年地方首長選舉前,一些網路論壇或者是PLURK上可以看到候選人政見,選舉相關討論都逐漸有支持者或是政治人物的網路水軍進行政治宣傳或攻防。例如謝長廷、蔡總統與郝龍斌等也曾建立PLURK帳號,進行宣傳和網友互動。而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時,由於臉書普及率增加,加上洪仲秋案與太陽花學運中臉書成爲重要的傳播、互動平臺,各家候選人開始注意到臉書日益增加的影響力,並透過流量分析資料逐步打造適合候選人的臉書互動模式。時至今日臉書早已成爲了各政黨的宣傳重心。

然而,近日藍營網友與政治人物懷疑臉書遭到言論控制,其實是不理解臉書對於過濾機制的改變與阻止新聞的轉變。屬於社羣網絡中的臉書顯現了與傳統媒體不同的個性化、定製化和互動的模式。社羣網路平臺有三個特點:一、分類不同興趣的人到不同社羣。二、使交流更加便捷和啓發性。三、提供虛擬社羣歸屬感。而臉書則在這樣機制下爲了維持品質使用者喜好管理因此運用了兩種機制:「回聲室」(echo chambers)與「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s)。

▲人類天性會找尋與自己立場相同或相近的人當朋友,臉書會出現哪些訊息,端看你的個人選擇。(圖/視覺中國CFP提供)

回聲室效應(臺灣俗稱同溫層)屬於使用者對網路的選擇,在社羣網路上使用者選擇與自己立場親近的人成爲朋友,且在社會議題或是愛好上相近,或者是使用者從朋友圈所分享的議題看法表達對自我的立場。而這類使用者所接觸或是思維相近時,會以爲輿論看待同樣議題時有相同立場,簡單的說是人的選擇決定了線上朋友的組成。

過濾泡泡則是指動態網站包括社羣網路或是搜尋引擎、拍賣網站等先用演算法篩選使用者喜好的訊息,然後訊息纔會呈現給使用者,且會因用戶的行爲產生排序上的改變。但不論兩者造成的結果如何,這取決於使用者自身對於使用網路的選擇與價值取向。

而爲打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假新聞在臉書等社羣網路平臺散播,臉書在今年4月宣佈和學校、非營利組織等合作,投入約4.2億基金,贊助新聞誠信計劃,提出專業分析,雖然新聞誠信計劃並未在臺灣實施。然而諸如臉書檢舉機制與一些特定網路行爲,如特定IP出現大量異常帳號,或是過度重複貼文、廣告訊息,都會成爲臉書過濾機制的目標。

也因此,藍營社會賢達在懷疑臉書有被監控甚至綠色恐怖時,先找素不相識的人問問是否違反了臉書審查機制中所禁止的無禮、粗俗或使用不好的字眼、煽情露骨內容、不正常的大量留言、過度重複複製貼文、騷擾或仇恨言論或恐嚇、暴力或帶有自殺傾向的內容。臉書機制固然有其爲人詬病的地方,然而在檢討別人之前或許要先檢討自己是否在這些方面違反了臉書使用的規則呢?比起搞不清楚狀況就先亂扣帽子,用腦思考前因後果,並在網路上理性發言纔是一個負責任的網路使用者該有的行爲。

好文推薦

王時齊/臉書染綠了?全世界都驚呆了!

►►►掌握最新觀點,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邱奕豪,新北市民,大學講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