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瓶農夫山泉上市,瓶裝水新戰爭開打
上個月底,農夫山泉純淨水的產品宣傳圖迅速傳遍社交媒體。瓶身還是經典的瓶身,但顏色從“農夫紅”變成了“怡寶綠”,指向意味明顯。
就在農夫山泉純淨水曝光的前一天,怡寶純淨水的主體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默不作聲的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融資目標也非常簡單:建廠。
只不過,招股書中提到的建廠地址非常耐人尋味:浙江、湖北、重慶、上海。這四大區域,瓶裝水的龍頭老大都是農夫山泉。
近十年間,農夫山泉與怡寶鮮有正面交手,上一次交鋒還得追溯到2013年。
2013年3月,農夫山泉在怡寶大本營廣州搞了一個促銷活動,用撕掉標籤的農夫山泉和怡寶,現場進行pH值測試,向顧客“科普”農夫山泉是弱鹼性,更健康。怡寶直接向廣州工商局投訴,只不過投訴內容避開了水的酸鹼度,而是稱農夫山泉“通過對比,貶低競爭對手”。
經過工商局調查,促銷員雖然撕掉了瓶身的包裝,但瓶蓋上還印着怡寶的商標,確實存在對比貶低。促銷員百密一疏,工商局領導明察秋毫,最終罰款農夫山泉10萬。
此後十年,農夫山泉與怡寶壟斷了瓶裝水市場的頭兩把交椅,前者是“天然水”市場無可爭議的霸主;後者是“純淨水”市場後來居上的新王。
偃旗息鼓了十年後,怡寶爲何在此時主動向農夫山泉發起了挑戰?
水也是礦
作爲瓶裝水市場的大小王,農夫山泉和怡寶的成功路徑卻大相徑庭。
農夫山泉的成功,本質上是定義了“天然水”這個品類。
瓶裝水市場可以分爲“天然水”和“純淨水”兩類,兩者的核心區別在於“原材料”。
純淨水大多來自城市管道供應的自來水,在哪都能挖;天然水則依照2015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首先得拿到開採資格,還要去財政部申請競拍許可證和年度取水量,才能參與競拍。
這個過程耗時非常漫長,2000年農夫山泉在峨眉山發現了一處水源,直到2014年才竣工投產。工廠投產之後,還需要每年交納營收的4%作爲“水資源補償費”。沒錯,水也是礦產。
農夫山泉的第一個天然水水源地,就位於浙江淳安千島湖。當時,國內的瓶裝水市場超過90%都是純淨水,只有少部分高定價的天然水,比如號稱“阿爾卑斯山冰川過濾”的依雲。
天然水的最大特點是,瓶身包裝上需要清晰的列出水源地與各項理化指標。從參數上看,似乎的確比一串0的純淨水健康一些。
天然水在包裝上必須註明水源地
相比城市管道自來水的提純和淨化,天然水水源既依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需要長年的取樣和監測,還得經歷一系列的行政流程,最後還得有錢:2014年,長白山腳下一處名爲白漿泉的探礦權公開拍賣,經過777輪激烈競拍,最終中標價格爲創紀錄的1.5677億。
大自然的搬運工,不是想當就能當,一系列繁複的流程,決定了水源地的稀缺性。
而這樣的水源地,農夫山泉足足有十二個,遙遙領先於同行搬運工。
同時,在瓶裝水行業裡,有一條“500公里運輸半徑”的理論,即定價2元的水,銷售地離生產地超過500公里,運輸成本就會嚴重侵蝕利潤,公司只能給高速收費站和加油站打工。
農夫山泉依靠十二個水源地,最大程度覆蓋了全國主要的消費市場,即使賣兩塊錢也有的賺。其他的搬運工沒那麼多水能搬,往往只能走高端路線。比如崑崙山和西藏5100的水源地都在青藏高原,運輸成本實在太高,索性徹底不坑窮人,主攻5元以上價格帶。
依靠水源地本身的稀缺性,和運輸半徑的特點,農夫山泉徹底封死了2元價格帶的市場。同時,天然水的健康理念也隨着“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句廣告語深入人心。
雖然農夫山泉的成功常被解讀爲營銷,但在營銷之前,他們已經挖了一圈流淌着滾燙鐵水的護城河。
2009年,農夫山泉就成爲行業第二,在2012年成爲行業老大,並在2016年持續衛冕至今。
而怡寶的後來居上,可以說是利用了農夫山泉唯一的弱點。
500公里的賽跑
對於生產天然水的農夫山泉而言,健康的代價就是隻能圍繞水源地建廠。“500公里運輸半徑”既是成功的墊腳石,也是某種束縛。
爲了最大程度降低運輸成本,農夫山泉在交通方式上可謂煞費苦心。
過去多年,農夫山泉一直在用鐵路代替公路,增強單一水源地的輻射範圍。目前,農夫山泉在千島湖、丹江口等水源地均已有鐵路專線。在長白山,農夫山泉甚至還開發“鐵汽聯運”,直接實現“站到門”的配送[3]。
但儘管如此,廣東萬綠湖水廠、湖北丹江口、吉林長白山依然只能侷限在華南、華中與華北市場[4],不同區域的口感差異也源於此。
由於水源地和運輸的限制,儘管農夫山泉是全國第一,但進一步細分到省,在廣東、湖南、四川、海南、廣西以及湖北六大省份,農夫山泉依然遜於怡寶。
而怡寶的成功,可謂最大化利用了瓶裝水運輸半徑的特點。
在招股書中,怡寶將自己的工廠選址策略總結爲“1+N”模式,即在每個地區的大型工廠附近,建設多家衛星工廠。相比看天吃飯的農夫山泉,做純淨水的怡寶只需要一根自來水管,就能完成產能建設。
怡寶的兄弟公司華潤啤酒,就把這個套路玩的滾瓜爛熟。
啤酒也存在一個“運輸半徑”。因爲啤酒瓶的限制,一般啤酒廠的銷售半徑只有150-200公里,因此華潤全國到處收購啤酒廠,集中資源在工廠輻射範圍內做大市場份額,再向周邊地區延伸,各個區域之間還可以相互扶持。
工廠密度提高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能最大程度壓縮運輸成本,把運輸半徑的限制降到了最低。
同時,通過成本的壓縮,怡寶可以給渠道商更多的利潤空間。
終端貨架是瓶裝水等快消品銷售根基,怡寶藉助業務員打巷戰,通過上門張貼海報,幫一家家小賣部,夫妻店盤貨理貨等方式,成功將怡寶水擺滿貨架,在單獨區域爆破,實現“小市場,大份額”。
目前,怡寶全國經銷網點已超200多萬個,近萬名業務員每週跑6天,每天跑60個點位[5]。
2008年,怡寶率先將瓶裝水價格從1元提高到2元,根據國盛證券統計,一瓶售價2元的555ml怡寶,渠道利潤空間高達1.42元,比一些品牌的售價還要高。
有了足夠的利潤空間,終端門店自然甘願力推怡寶。2015年,怡寶一度超過農夫山泉,成爲國內瓶裝水的第一。
這種經營策略也創造了怡寶市場份額高度集中的特點:目前怡寶的優勢區域,都在華南地區。而融資近10億美元新建產能的位置,主要位於華中和華東地區,幾乎擺明了是要搶農夫山泉的市場。
而對農夫山泉來說,水源地的開發速度,也一定程度制約了其反擊能力。
早在1996年,鍾睒睒就專門組織了一支團隊,開始全國找水源開發,但好水源可遇而不可求,水源開闢很難形成標準化的方法,實現快速擴張。截止去年7月,農夫山泉第12座水源——廣西大明山纔剛剛投產,27年投產12處,平均一年只有0.4處。
也許正是因爲這一點,纔有了五一黃金週期間,小綠瓶與二十多年未變的小紅瓶,在貨架上做起了鄰居。
然而,兩家公司競爭的砝碼,其實並不是“水”。
賽點在水之外
隨着怡寶交表,這家瓶裝水霸主的一系列財務指標也第一次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與農夫山泉對比,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過去三年,農夫山泉和怡寶的毛利率差距不大,但淨利率卻大相徑庭。2023年,農夫山泉的毛利率爲59.5%,怡寶爲44.7%;與之對應,怡寶的淨利率只有9.9%,農夫山泉足足有28.3%。
原因不是怡寶的水賣的不夠多,而是怡寶的水賣的太多了。
消費品提高利潤率的一個常用方式是渠道場景複用。即藉助已經開拓的渠道,銷售越來越多的新品類,就省去了新建渠道的成本,每鋪貨一款新產品,幾乎都是純利潤。
位列“四大神水”之一的海天醬油,就曾藉助醬油打下的渠道,相繼開發了蠔油和醬料。同樣達到8億元的單品銷量,醬油用了8年,蠔油用了5年,醬料只用了3年。
原因不難理解,三者消費場景相同,在購買醬油時,順手買瓶蠔油極易發生。
沿着同樣的思路,農夫山泉在2003年便開始相繼,切入果汁飲料、功能飲料和茶飲料,逐步覆蓋農夫山泉240多萬個零售網點。
2023年,農夫山泉迎來關鍵轉折點,培育了20年的飲料賽道超過包裝水,斬獲224.1億元營收。同比增速更是高達49.6%,而包裝水僅有10.9%。
幕後功臣,無疑是近兩年火起來的東方樹葉產品線。
2011年,農夫山泉推出了不加糖的茶飲料“東方樹葉”,定位健康純天然,但缺點是難喝,一度與嶗山白花蛇草水、黑松沙士等難兄難弟並列爲“中國五大最難喝飲料”。
後來農夫山泉痛定思痛,推出了甜味的茶飲料“茶π”。但隨着近幾年無糖、健康理念的普及,讓問世十多年的東方樹葉煥發第二春。不久前東方樹葉限定產品“龍井新茶”第三次迴歸,一度帶動黃牛炒作。
過去四年,農夫山泉的茶飲料營收佔比持續走高。對東方樹葉產品線的長期培育,堪稱農夫山泉近十年最重要的投資。
怡寶也在2011年通過聯姻日本飲料巨頭麒麟商社,進入飲料賽道。但由於入場時間較晚,旗下的“至本清潤”、“蜜水系列”等品牌知名度長期未見起色。
2023年,農夫山泉各類飲料產品的收入佔比已經躍升至52.5%,而怡寶飲料品類銷售額爲10.7億元,佔整體營收比重不到8%。
因此,對當下的怡寶而言,再進一步的關鍵也許不是賣出更多的瓶裝水,而是儘快找到自己的東方樹葉。
作者:嚴張攀
編輯:李墨天
製圖:疏睿
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嚴張攀
參考資料
[1] 怡寶招股書
[2] 農夫山泉財報
[3] 農夫山泉:品牌爲王、渠道致勝,高週轉成就大規模,海通證券
[4] 8處水源供全國標準一樣口感不同 農夫山泉找水故事背後,時代週報
[5] 給你們看看我的寶,星球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