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科技股墜熊市、陸股卻逆勢登3700點 日媒揭2大功臣
陸股與港股表現兩樣情。(圖/達志影像)
上證指數週一(13日)持續連日以來漲勢,隨着有色金屬報價持續走高,抵銷半導體股下跌壓力,終場上漲12.26點或0.33%、收在3715.37點,站穩在3700點關卡以上,9月以來已經上漲逼近5%,與此同時,港股卻重挫,日媒分析,主要是目前遭到北京當局監管行動打擊的,幾乎沒有在陸股掛牌。
上證指數一度在7月北京當局監管行動正盛之際,跌幅達5.4%,香港恆生指數則是大跌逼近10%,以大陸科技公司爲主的恆生科技指數更是一度大跌超過23.37%、跌入熊市。這一系列政策衝擊隨着進入8月開始明朗,若從今年初計算,截至9月13日收盤,上證指數今年以來上漲6%,恆生指數下跌6%,恆生科技指數下跌21.72%。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上證指數近期寫下6年來新高,若從各產業來看,個人消費和新能源概念股成爲上漲動力,象徵着大陸正從出口轉向內需主導的經濟結構變化,以及環保政策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此外,由於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沒有在陸股上市,北京當局監管行動影響也較爲輕微。但與屢創新高的歐美股市相比,陸股漲勢仍有巨大落差,想要挽回也不容易。
臺灣經濟做爲電子業領先指標,臺股今年以來雖面臨幾度回檔修正,至今仍上漲超過17%。標普500指數則是今年以來上漲超過20%,甚至沒有出現過超過5%的拉回,那斯達克指數也有超過18%的漲勢,讓不少專家認爲,美股在接下來的政策衝擊、製造業輪動至服務業以及縮減購債行動之下,恐怕有10~15%的回檔。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6月消費支出對經濟成長貢獻度達61.7%。若與陸股上次高點2015年8月19日以來計算,陸股股王貴州茅臺市值達到約2.0527兆元、增加8倍;此外,營運以大陸免稅店爲主的旅遊集團中免、大陸最大醬油釀造商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等,受惠於大陸龐大的市場規模,讓市值增長不少。
此外,爲達到2060年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量目標,北京當局正在推動環保相關產業發展,陸股市值增加額度第3大的隆基綠能,爲大陸太陽能板大廠,所提供的單晶矽也是全球最大。此外,2015年還沒在A股上市的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則是在大陸科技新興企業聚集的科創板,爲市值龍頭。不過,若以中芯國際2020年7月16日掛牌首日衝上的95元人民幣,以2021年9月13日收盤57.68元人民幣來計算,跌幅達近4成。
相比之下,上證指數2007年10月16日創歷史新高6092點,目前指數僅有當時的6成,主要是石化產業、房地產等這類比重更大的產業缺乏成長動能,在市值減少額度最大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還曾經是陸股股王。
以製造業爲主的30檔美股所編制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去年8月就將做爲成分股將近1世紀的曾經美股市值王、石油巨擘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剔除,取而代之的是雲端軟體服務商Salesforce,顯示能源產業走到歷史關鍵路口。
陸股除了與大陸經濟近年主要且有驚人爆發力的互聯網公司脫節之外,原則上也限制海外投資人買賣股票,大陸證監會統計顯示,截至8月底,外國人持股佔陸股流通總市值僅爲4.7%。根據投資銀行中金公司推算顯示,個人持股比重僅從2014年的72%,降至2018年的53%,而且短線交易仍是市場主調,陸股長期投資的架構還未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