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股翻身!ETF績效稱霸全市場
去年9月十一長假前,中國政府先後釋出「降息、降準」等利多政策,成功點燃市場信心,激勵股市翻揚。今年1月底,由中國本土團隊打造的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問世,進一步推升陸港科技股行情,掀起AI概念熱潮。
AI題材重燃市場對中國科技的期待。根據彭博經濟研究預估,2026年起「高科技產業」對中國GDP的貢獻將超越「房地產」,成爲驅動經濟成長的關鍵引擎。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親自會晤科技產業領袖,重申對民營企業的支持立場,釋出政策利多訊號。此舉不僅展現中國政府扶持高科技發展的決心,也爲中國科技股後市注入強勁動能。
此外,中國政策紅利在3月初的全國人大會議中進一步顯現。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強提出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維持5%左右,當日14檔陸股原型ETF全數上漲,市場明顯反映對政策刺激的高度期待。
進一步觀察全ETF市場表現,今年以來截至3月21日止,報酬前五名全由陸港股ETF包辦,大幅領先臺美股ETF,也凸顯資金輪動效應逐步發酵,投資人正積極卡位中國市場機會。
今年以來全市場ETF績效表現前十名
資料來源: Cmoney;資料期間:截至2025/3/21
中國科技實力的躍進,以及監管環境逐步緩和,成爲吸引資金迴流的關鍵因素。高盛指出,此波由科技創新驅動的中國股市回升,相較以往由政策與流動性驅動的短期反彈,更具基本面支撐與持久性。
展望未來,AI技術的突破與兩會政策紅利將成爲中國股市成長的雙重引擎。當資金開始尋找估值偏低、基本面轉強的標的時,陸港股的投資吸引力顯著提升,正逐步成爲新一輪資產配置的新熱點。投資人不妨留意高科技與政策題材交集下具備潛力的陸股ETF,掌握市場輪漲節奏。
目前國內共有15檔以臺幣計價的陸港股原型ETF,涵蓋大盤、中小型股、科技股及高息股等多元指數類型。其中,受惠於中國科技股領漲,復華中國5G(00877)去年報酬率達31.84%,名列陸港股原型ETF第三,表現亮眼。若看好中國科技產業的長線發展,該檔ETF可望受惠於中國加速推進6G技術、升級5G-A網路,擘劃全國數據基礎設施藍圖,具備中長期成長潛力。
2024年陸港股原型ETF績效排行前五名
資料來源:CMoney,資料日期:2025/3/21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