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房正步入「中老年」上海等22城試點房屋養老金制度

大陸近8成城鎮房屋預計2040年步入「中老年」,也讓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刻不容緩。(摘自新華社)

大陸近8成城鎮房屋預計2040年步入「中老年」,也讓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刻不容緩。目前爲止,包括上海在內22個大陸城市已開始試點相關制度,進一步把保障房屋安全的長期公共帳戶建立起來。

大陸《工人日報》報導,大陸住建部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城鎮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過30年的接近20%,意味着這些房屋將進入設計使用年限的中後期,而預計到2040年前後,近80%的房屋將進入這一階段。

「給房屋做體檢是第一步,體檢就是要發現問題和房屋潛在的風險隱患。」,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有了房屋體檢,還要建立房屋保險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完善工程品質和房屋安全監管機制。而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則能爲房屋體檢、房屋維修、房屋保險提供資金保障。

報導稱,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上述制度。以上海市爲例,截至2023年底,該市城鎮既有住房建築面積超過7.6億平方公尺,大量房屋開始步入「中老年」。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閻建軍認爲,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是完善房屋安全治理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舉措,而改革的初衷是補齊房屋安全治理不足之處。

閻建軍舉例,在現有制度體系下,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要求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參加、過半數同意,門檻過高、程序漫長。這常常導致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不能得到及時維修和保養,更難以做到對房屋公共安全進行風險預警和隱患排除。

「房屋養老金制度是大陸爲保障房屋安全所作的兜底性制度保障。」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表示,儘管大陸在推行住房商品化時建立購房者按建安成本5%至8%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制度,但因數量十分有限,已難以滿足城市房屋安全維護和老舊社區更新需要。

大陸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表明,上述城市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帳戶建立起來。住建部相關司局負責人稱,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一點、土地出讓金歸集一些等方式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