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寶寶救中國?2023中國人口減少208萬、連2年負成長的搶救生育難題
北京的一間藝廊。 圖/美聯社
【2024. 1. 18 中國】
龍寶寶救中國?2023中國人口減少208萬、連2年負成長的搶救生育難題
「龍年拯救生育率?那叫『龍生韭子、屬龍的軟肋』...」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數據指出,2023年中國人口減少208萬人,這已是中國自大饑荒後的1961年以來,連續第二年人口負成長。相較於前一年下降85萬人口,數據激增至翻倍以上。人口消退的規模,已經約莫相當於中國部份城市如河北唐山市、海南海口市的人口數,這對於過去高度仰賴人口紅利發展的中國來說,勢必衝擊未來的經濟市場信心。數據公佈之後,中國輿論的反應,則是直指近年連連祭出的生育措施無用,經濟不景氣、懷孕生子的女性經常在職場受到的不平對待等,都導致出生率下降、中國人口加速減少。然而面對少子化趨勢,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卻是舉出「龍年生育率會提升」的樂觀說法,招致中國網路社羣的批評嘲諷,「預測能力連普通網友都不如」。
中國正在承受經濟下行的壓力,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隨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2023年度人口數據之後,持續加深——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死亡人數約爲1,100萬人(比2022年增加69萬人),是1960年代以來最高,而新生兒人口從2022年的約956萬人下降到約902萬人,是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最低。
至2023年末,中國全國人口數約爲14億967萬人,較2022年度減少208萬人,自然增長率爲每1,000人當中-1.48人(相當於每1,000人當中減少1.48人);這已是中國連續第2年人口下降,前一年度的2022年,是自1961年大饑荒(中國稱爲「三年自然災害」、「三年困難時期」)以來,中國首度遭遇人口負成長,2022年度減少人口數爲85萬,而2023年的減少208萬人數據又更翻倍以上,引發中國內外關注。
圖爲2019年北京元宵節。 圖/美聯社
2019年中國人口數爲14.08億人、2020年爲14.11億人、2021年爲14.12億人,至2022年出現負成長,降爲14億1,175萬人。
2023年度的死亡數據也呈現加速成長,爲每1,000人中有7.87人死亡,比例是1970年代以來最高,《金融時報》推測,在2022年底中國政府突然「全面放開」疫情管制,致使死亡人數進一步惡化——不過,中國政府也並未公佈完整的疫情死亡人數數據。
從人口年齡結構來看,中國16至59歲勞動人口比例從2022年的62%,降到61.3%,而60歲以上比例則是從19.8%升到21.1%,高齡化趨勢持續。
人口數的持續下降、降幅擴大,使外界憂心高度仰賴人口紅利的中國,長期經濟風險將繼續商生,中國投資銀行「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就向《彭博社》指出,人口高齡化和出生率下降,將導致中國經濟成長髮生結構性變化,尤其是在消費領域,而中國官方目前未有全面因應政策。
新加坡華僑銀行大中華地區研究主管謝棟銘則向《聯合早報》指出,人口減少的趨勢在短時間內,尚不至於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實質影響,但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人口紅利的消失預計將會更進一步衝擊市場信心。
北京街頭。 圖/美聯社
▌龍寶寶救中國?人口專家的荒謬意見
208萬的人口減少數字,相當河北省唐山市、海南省海口市大城市的人口規模,中國輿論悲觀指出,統計數據等同中國一年消失一個大城市,必須強加警惕,然而仍有試圖樂觀以待的說法出現,例如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翟振武表示,2024年將進入龍年,中國人有喜愛龍年生育、生下「龍寶寶」的傳統,因此他認爲:
然而,過去在2013年時翟振武就曾發表「開放『單獨二胎』可以緩解人口高齡化」的錯誤預測,因此中國微博上的網民對他的說法相當不以爲然,紛紛指出現今中國年輕人承受的生活壓力,有留言諷刺道:
「龍生韭子。」
「屬龍的生下來就不用做牛馬了嗎?」
「屬龍的生下來也是韭菜的命。」
「過去龍年有較高的出生率,但考慮到現在悲觀的經濟前景和年輕人的悲觀情緒,我懷疑今年能否出現反彈。」 圖/路透社
也有人以疫情封鎖期間,曾有北京的居委會工作人員被錄到在討論該區居民時,說出「他的軟肋是兒子」等語帶威脅的話語,諷刺寫下:「那叫屬龍的軟肋」、「不想(生孩子),我怕留下軟肋」等等。
通常在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常見會有準父母特意安排新生兒在龍年誕生,因此龍年的出生率會較其他生肖年爲高,不過《金融時報》專文探討,認爲「龍寶寶」的好兆頭,恐怕無法抵擋甚至只是緩解中國出生率下降、人口持續減少的趨勢——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中國人口統計專家王峰指出,一方面在如今中國當代的育齡人羣中,追求孩子「屬龍」的迷信已經不如過去普遍;另一方面,經濟的重壓纔是中國育齡人口不願生子的主因,王峰表示:
另外,即使真的能如翟振武所言,2024年龍年的出生率上升,在長年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中,即使單一年度的出生率增加,對於長期的人口下降,恐怕幾無緩解趨勢的效果;再者,面對人口紅利的喪失,想要仰賴12年一度的龍年來扭轉頹勢,未免不切實際。
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也提出說法,表示過去曾有更悲觀的人口數據預測,認爲1月17日公佈的數據沒那麼差,即有樂觀訊號存在,他在微博寫下:
不過在胡錫進的長文底下,中國網民同樣展現一片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紛紛表示:「還是想辦法提高人民的收入吧」、「生了養不起」等等,而中國女性面對的不友善職場環境,使越來越多中國育齡女子不願懷孕生子的問題,也再次被舉出提醒。
通常在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常見會有準父母特意安排新生兒在龍年誕生,因此龍年的出生率會較其他生肖年爲高。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