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口飯給候鳥 嘉義縣3養殖戶獲「溼地標章」
嘉義縣政府向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提出「嘉義縣沿海地區溼地標章友善養殖」申請,共有3家溼地周邊養殖戶獲「溼地標章」證書。(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布袋鎮水產業者邱經堯曾獲產銷履歷達人及國家環境教育獎、十大神農獎。(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蔡恭和經營的「向禾休閒漁場」,營造自然生態教育場域。(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獲「溼地標章」業者之一的金嵐養蝦場,曾在2015年當選嘉縣產銷履歷達人。(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爲兼顧在地產業發展及生態保育,嘉義縣政府向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提出「嘉義縣沿海地區溼地標章友善養殖」申請,共有3家溼地周邊養殖戶獲「溼地標章」證書,從提案到獲標章認證,養殖戶努力近3年,事實上要獲得溼地標章並不容易,除採友善生態方式放魚蝦貝類,曬池時還要留一口飯給候鳥,包括水位維持5至20公分、不收剩下雜魚、不驅趕鳥類等,讓生態、生產、生活共存共榮。
在農業處提出申請、推續輔導和查覈下,布袋鎮漁戶葉怡君、陳勝田所經營的金嵐養蝦場,向禾漁業蔡恭和及邱經堯創立的邱家兄弟,共3組業者取得「溼地標章」證書,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說,獲標章肯定的業者都在溼地周圍,且養殖方式對環境相對友善。
張建成說,要取得溼地標章,需達到指定經營管理措施,包括在候鳥度冬期,魚塭配合曬池時,曬池天數至少維持5天,且需保留水位高度在5至20公分,不收剩下雜魚,留給鳥類食用,且曬池時不驅趕鳥類,並協助鳥類監測,完成曬池後,不能使用化學藥劑消毒,就連魚塭塭堤也要保留一定比例的植被,不得使用除草劑等,其他還包括農漁初級產品需通過產履歷、動物農藥殘留檢驗等等。
張建成說,一般養殖戶曬池都是把水抽到最幹,主要是藉日曬讓底土消毒,避免養殖期間殘留的有機質影響下一季的育成率,且排抽留下來的雜魚蝦因仍有經濟價值,多半會清除乾淨,在講求經濟效益下,一般不會留給鳥吃。
獲「溼地標章」業者之一的金嵐養蝦場,曾在2015年當選嘉縣產銷履歷達人,堅持不使用藥物,以友善水土環境低密度生態法養殖白蝦,全年主要靠收集雨水,透過循環水淨化系統及益生菌培養蝦子,養殖全程無施用化學藥物、抗生素、生長激素,讓消費者吃下安全美味的白蝦。
布袋鎮水產業者邱經堯曾獲產銷履歷達人及國家環境教育獎、十大神農獎,自2001年投入無毒水產養殖,隨後創立品牌「邱家兄弟」,採中低密度生態級共生混養養殖法,全程無化學藥物,魚池周圍不使用除草劑以確保水質無污染,從源頭把關食材安全。
蔡恭和經營的「向禾休閒漁場」,位於鰲鼓溼地森林園區,爲兼顧環境與漁產,塭內採「低碳低電」自然養殖,在魚池內混養蝨目魚、吳郭魚、草蝦、文蛤、螺形成生態鏈,並在池畔種植紅樹林,種植耐鹽耐風的植物作爲土堤,吸引昆蟲與鳥類棲息,營造自然生態教育場域。
農業處長許彰敏說,縣府2021年、2022年辦理友善養殖交流平臺,對溼地周邊漁民倡導生態友善,推動溼地生態覆育,希望讓養殖業者兼顧溼地保育及漁業生產,創造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