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良擅長想象,我們學會等待
針對網絡傳播的,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劉本良博士,4年前參加《非你莫屬》求職節目時,因自稱在研究冷核聚變這種能源方式,求職月薪5000元人民幣被評委團拒絕,還被輪番質疑和嘲諷。近日卻有媒體稱劉本良的冷核聚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造出了充一次電能用2.8萬年的超級電池,已被美國1.2億美元高薪挖走,就職於紐約冷核聚變研究所的消息。8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了劉本良本人,其否定了上述傳言,並表示目前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區。
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劉博士確實在《非你莫屬》節目中遭到了評委的質疑和嘲諷,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是開出的年薪太低,從而質疑他的博士含金量;二是他的研究太冷,評委們根本不敢想象。而他也不是找不到工作,兩次去同一家公司就職,又兩次離職。且有多家公司向他發出過邀請,只是都被他拒絕了,原因是,他太喜歡自己的冷核聚變研究,太想在這項技術上有新的突破。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對他4年前參加求職節目被質疑、嘲諷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去追究。那檔節目,原本就是一種娛樂,沒有多少實實在在的價值。劉本良參加這個節目,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因爲爸爸和妻子需要生活,且5000元月薪就夠了。自然,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不需要念念不忘。
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是他的冷核聚變研究是否值得期待,他是否真的會給美國高薪挖走。顯然,這是兩個密切關聯的問題。如果他的冷核聚變研究確實很有前景,能夠帶來核聚變質的變化,他就真的會成爲全球這個領域的搶手人才,別說1.2億美元年薪,就是再高的年薪也會有人要。反之,則需要慢慢等待,看看劉本良在這方面到底有沒有能耐,能不能給人以驚喜。
而從劉本良本人對媒體的表述來看,他的冷核聚變研究“理論已經有了,但裝置的開發上,我的能力還有困難”。他進一步表示,自己所擅長的是想象。這就不能不讓人想到,上世紀80年代末,冷核聚變研究也一度很火,化學家Fleischmann更是公開表示,在用鈀電解重水的過程中,觀察到了異常高的能量產出,實現了冷聚變,但後來證明實驗不可重複。而基礎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夠重複試驗,而且是千萬次的重複,而不是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
而從劉本良的情況來看,目前還侷限於理論想象,還沒有進入到實驗室論證。也許,這與他缺乏足夠的資金能力,且沒有研究所或企業願意承擔他的實驗有關。如何從理論研究走到實驗室試驗,再從實驗室試驗走到企業實踐和現實運用,中間還有相當遠的距離,這或許也是劉本良的冷核聚變研究能不能再向前一步非常重要的方面。到底誰來對劉本良的理論想象給予評價和評估,並通過評價和評估提出是否可以進入實驗室試驗,是最爲重要的方面。如果沒有研究所或企業接納他的理論想象,劉本良也就永遠只能處於理論想象之中,而無法對自己的理論想象展開論證。這一點,劉本良也非常清楚,沒有企業的支持,沒有足夠的資金,就不可能向前推進。
這就需要有“第一次吃螃蟹”的人了,吃錯了,可能會損失巨大。吃對了,那就不是鉅額利益的問題,而是誕生一名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的機會了。自然,對企業來說,一定會因此名聲大振。到時候,不僅仰望劉本良的人會無數,仰望這家企業的人也會無數。
更重要的,劉本良的冷核聚變研究能否取得成功,不僅需要有企業、有資金支撐,還要有其他科技工作者共同協作。一項新技術、新發明,尤其是尖端技術的突破,單靠一個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是一個團隊。劉本良也僅僅只能是團隊的牽頭人之一。因此,劉本良的“想象”要進入現實,確實需要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包括互聯網巨頭在內的企業和投資者,有沒有一個可以站出來爲劉本良冒一次險呢?這個險,也可以看作是對基礎研究的重視和支持,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認可和幫助。一旦劉本良的冷核聚變研究取得成功,對整個基礎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都會是一次巨大觸動和極大鼓勵,對中國的基礎科學研究,也是有力的推動。劉本良可以敞開想象的翅膀,我們也可以放飛期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