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鬱婷效應 拳擊運動新藍海
(圖/本報系資料照)
拳擊國手林鬱婷在本屆奧運因性別問題引發國際關注,連英國小說家J.K.羅琳都發文抨擊,但她不畏橫逆,贏得女子羽量級金牌,爲臺灣拳擊運動寫下新頁。
早在1951年,美國拳王喬路易來臺,並與國手張羅普對打,造成轟動,1958年張贏得亞運男子拳擊金牌,並參加奧運。後來拳擊運動式微,近十幾年重獲重視,2023年才由林鬱婷拿下第2面亞運金牌。林鬱婷當時就曾遭對手抗議性別問題,但以「相關文件」獲得亞運官方認可。
國際奧會(IOC)在2022年以管理與財務理由取消國際拳總的巴黎奧會主辦權,因此亞運就成了資格賽。國際拳總屢次聲稱林鬱婷在2023年沒通過「性別生化測試」,但IOC力挺她的奧運資格,理由除了護照顯示確爲女性,那份「相關文件」應該也是依據。到底根據怎樣的標準來判斷林鬱婷的性別,兩個單位都沒說清楚,當然留下爭議空間。
從南非800公尺選手瑟夢雅遭IOC禁賽可知,此事的本質是各個運動協會有自己的性別認定標準,而性別在醫學上存在灰色地帶,且與運動優勢的關聯尚待確認,難免引發爭論。中間性別近年改稱「性別發展差異」,以瑟夢雅來說,她的染色體是46XY,但因基因突變,使得睾固酮雖然分泌很多,但作用受損,外生殖器因而呈現女性型態。世界田徑總會檢測出她的睾固酮偏高,要求服藥降低,但她拒絕,因此這幾年無法參與相關賽事。
有人認爲質疑林鬱婷性別的言論是霸凌與造謠,臺灣官方還打算提國際訴訟,但現實狀況是,國際拳總有超過200個會員國,在往後的國際拳擊比賽恐怕類似爭議還會再起。林鬱婷的教練曾自強說得好,如果不是J.K.羅琳,臺灣拳擊不會打響名聲;面對這類質疑,需要的是拿出證據來說明,不必把人家當成敵人。
林鬱婷自述想保護母親而開始學拳,然而幸運的是,她就讀的鶯歌國中剛好是臺灣拳擊運動的搖籃,她纔有機會打拳。臺灣目前有30幾所中學設有拳擊隊,選手從國中開始參加全國比賽,勝出者成爲國手,一路打進亞洲與世界拳擊錦標賽,最終踏進奧運殿堂。這一個訓練體系,在林鬱婷奪冠後證明確實有效,其他學校可藉此風潮成立拳擊隊,培養更多拳擊好手。
林鬱婷的成功,除了凸顯拳擊是臺灣應該發展的重點運動,也能成爲全民休閒的一環。大陸拳擊電影《熱辣滾燙》今年引發當地學習拳擊熱潮,林鬱婷的故事當然也是很好的電影題材。跟拳擊相近的跆拳道、柔道,都可依循類似模式發展,讓臺灣拿到更多奧運金牌。體育即國力,奧運成績是國家軟實力的展現,臺灣獎牌榜連續兩屆排在30幾名,比起經濟與學術表現,仍有進步空間。(作者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