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只要兩三年 中國跨過門檻成高收入國家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取材自紅星新聞)
中國經濟自疫後以來複蘇不如預期,加上債務、房地產危機等問題,讓不少分析直指,中國或將步上日本的經濟衰退後塵,上演「失落的30年」。中國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表示,不太同意此說法,並強調中國或將成爲「下一個會與美國經濟愈拉愈遠的日本」的情況,「不會在中國發生」。
「兩會」期間,林毅夫於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人談論日本經濟將會超越美國,結果不僅沒超越,還與美國差距一路加大。他指,當時日本出現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放緩。儘管中國目前亦面臨老齡化挑戰,但他稱,對經濟增長而言勞動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勞動,即勞動力數量乘以勞動力質量。
林毅夫指,從中國人口看,過去是「數量紅利」,如今是「質量紅利」。他觀察,包括中國在內,處在追趕階段的「未富先老」國家,進入人口老齡化前10年和後10年經濟增速不僅未降,反而提高。
林毅夫解釋稱,除「人才紅利」外,處在追趕階段的「未富先老」國家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空間較大。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教育水準提高,也使得其掌握新技術的能力更強,產業升級和生產力水準提高更快。
他提到,日本1990年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已超越美國,其代表的產業技術同樣屬於世界最前端,但因美國技術打壓,日本放棄半導體晶片此一先進產業。「中國在新經濟絕大多數領域與已開發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且具備人才、市場等方面優勢,即使有些技術稍有落後,中國也可利用新型舉國體制來搞技術研發和突破。」
他稱,中國會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使生產力水準不斷提高,也相信新質生產力會不斷涌現,中國經濟可維持在相對較高的增長率,「日本的情況不會在中國發生。」
另外,林毅夫認爲,到2035年前中國經濟仍有望實現每年5%至6%的增速,從2036年到2050年,還有6%的增長潛力,並最終實現每年3%至4%的增長。他稱,只要每年維持5%以上經濟成長,只要兩三年,中國就能夠跨過門檻,成爲高收入國家。
據世界銀行2021年公佈的數據顯示,高收入國家標準爲1萬3205美元。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人均GDP摺合爲1萬268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