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更新貢獻“毀容式”表演,評論區翻江倒海,網友:只怪演技太好

3月最紅的男人,是神君林更新,

隔了三個月,最紅的還是他,頂着鍋蓋頭演研究生方協文,網友辣評:怎麼看上去老了很多。

“神君,這是下凡歷劫了嗎?”

當然,《玫瑰的故事》播到現在,網友的評價也不止形象方面,而是全方位無差別攻擊。

打開林更新的社交平臺,訪問量斷層高達700萬左右,從某博到某音,原先滿朝文武,支支吾吾,現在大家再也憋不住了,開罵:“爲什麼50塊都不給玫瑰”,

“北京都有誰,北京有你爹”

什麼方協文,網友直接改名“方邪門”,並喊話“記住你了,宇文玥不用撈了”,

甚至有人說他的面相,神似《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

播出前,粉絲以爲林更新走的是窩囊前夫賽道,好傢伙這一下子一腳幹出個顛公賽道直奔安嘉去了。

早在前幾日直播,他就求饒懇請放過,但浩浩蕩蕩的網友趕到評論區後,林更新一人舌戰羣儒,罵罵咧咧,凌晨上線,和網友對線幾十個回合。

本以爲林狗不會認輸,可今日徹底破防,曬出聊天記錄,還發出三顆心碎掉、灰掉的表情包。

都說角色要和演員分開,觀衆不要入戲太深,可怪只怪方協文太邪門。

方協文婚前婚後兩幅模樣

這次的《玫瑰故事》改編自亦舒原著,裡面的方協文窩囊,長相也不帥,他不控制玫瑰,人窮缺乏情趣,平庸的一個男人。

在和玫瑰離婚後,方協文比較抑鬱,終身未娶,安心過着穩定的銀行職員生活,並且把自己的女兒太初撫養大了,也時不時灌輸玫瑰是個壞女人的觀念,導致母女不親。

電視劇編劇大刀闊斧改編,把方協文寫成了控制慾非常強的自卑男,這人一開始就設計太多,將玫瑰騙進了閣樓。

前期,他對玫瑰無微不至,爲了拉近關係着急忙慌找房子,聽說玫瑰也想租房子又高價租閣樓再便宜租給玫瑰,

乃至爲了玫瑰被顧客打傷賠錢又被警察批評,

這樣看上去完美的追求對象,實則種種行爲細思極恐,一句話最有道理:男人是會僞裝的,對你好和老實是最低成本的僞裝。

所以在和玫瑰結婚後,方協文徹底不裝了,本性暴露,各種雷人臺詞頻出,比如“你是我們方家的人”。

把女性當做所有物,太讓人窒息了。

婚前是“我養你”,婚後是歇斯里地,面目猙獰,“我養的你”,一字之差,語義不同。

裙子不讓穿,美甲不讓做,工作不讓找,都說莊國棟讓方協文變成這樣,其實並非,方本身就不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婚前,他的目標是得到玫瑰,故而費盡心思討好。

婚後他要綁住玫瑰,控制她的一切,摘取這朵玫瑰花,想來不過是他證明自己的獎牌罷了。

自卑到極致就是自負,外表自卑,內心自戀,眼光極高,覺得自己配得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就連林更新都說角色的追求動機——“美啊”,簡而言之,見色起意,他走的每一步棋都是設計好的,像是在編織一張大網,等着玫瑰自己跳進去。

林狗的演技在線,前幾月還是氣場強大的行止,現在就是面目可憎的前夫哥,他之前都是白月光類角色,人設好到爆,接下來的理由“不怕被觀衆罵,畢竟演了那麼多討喜的角色”,

加之林更新的嘴比網友更毒,一開始大家還沒想衝進評論區。

只是,隨着方協文的一句“我好吃好喝的養着你”說出,網友再也忍不了了,“不行了,我要去趟林更新那裡”,

“九億少女的噩夢,帶着你的捲毛老媽回家”,

“被方協文氣到都覺得周士輝眉清目秀了”

大部隊火速趕來,林更新一人抵千軍萬馬,

“爲什麼不讓玫瑰工作?”,

“讓你去工作,工作到禿頂那種,開心了嗎寶”,

穩定輸出,強到可怕,不過好手不敵雙拳,雙拳難敵四手,網友炮轟下,林更新敗下陣來。

“方協文真愛是莊國棟,”

“林更新年紀大了,覺少了,能一直回惡評,我們贏不了”。

同時,林更新的微信好友也發出一連串質問“渣,想罵你可以吧”、“你沒有心,真的太欠抽了”。

可以說,《玫瑰的故事》雖然主角是玫瑰,但故事主題是“一場盛大的祛魅”,什麼婆媳矛盾,在背後美美隱身的男人,纔是矛盾的製造者。

從莊國棟到方協文,一個自大,一個自卑,人生沒有完美伴侶,精英男看似戀戀不忘,實際上換女友比換模特還快。

導演用極致的視聽語言暗示了一回,法國公寓裡的電影海報《隨心所欲》以及《紅》,講異地戀沒忍住出軌,再對比莊國棟帶女上司回家,導演點到爲止。

又或是方協文屋裡的電影海報,《天若有情》、《泰坦尼克號》,全是窮小子和富家女的偶像愛情故事,

然後導演再把黃亦玫置身於閣樓之上,在無人在意的角落痛苦、崩潰,在《閣樓上的瘋女人》一書裡提到一句“每個溫順善良的女人背後,都或多或少拖着一個癲狂的影”,對照黃亦玫婚後的崩潰就可看出。

所以,《玫瑰的故事》雖然脫胎於亦舒原著,但編劇確實做了新時代註解,即便美成天仙,也很難在情感中收穫幸福。

就連黃亦玫的哥哥黃振華看似是全劇最好男人,其實也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瞧不起人,自帶優越感,和前女友釣魚釣着釣着去家了。

在和蘇蘇親密時,又忍不住望向釣魚杆。

當然,人無完人,祛魅的本質破除濾鏡,平等看待每一個人,讓女性看到更多自己的價值,不要指望別人,誰也不是誰的靠山。

《知否》裡有一言,與人相處,看的是對方品性的最低處,不是平常的小恩小惠,看的是刻在骨子裡的品德和做人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