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大地日日新
(原標題:遼瀋大地日日新)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郝澤華 劉勇 吳琳 董蓓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戴寧馨
夏日,遼瀋大地到處生機勃勃,產業高質量發展風頭正勁。
2023年11月,遼寧提出“六地”目標——努力將遼寧打造成爲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新高地、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
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遼寧省堅持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積極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發展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集成電路裝備、生物醫藥和先進醫療裝備、新能源等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遼寧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母久深介紹,今年一季度,遼寧高技術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其中工業機器人增長8.5%,集成電路裝備增長31%,新能源汽車增長46.5%。
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
點焊、打磨、塗膠、噴塗……記者走進遼寧瀋陽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排排靈活的紅色機械臂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工作;展示廳裡,“書法家”機器人正奮筆疾書。
“去年底,我們研發生產的50餘臺港口移動機器人正式批量交付,‘新鬆造’再度昂首闊步邁出國門。”新鬆公司總裁張進告訴記者。
機器人產業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引擎。新鬆公司以機器人技術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爲核心,完成國家重要科技攻關800餘項,取得了中國機器人發展歷程中的百餘項第一。2022年,瀋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集羣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
“遼寧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中承擔重大使命,發揮關鍵作用。只有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才能爲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國際科技關係研究所研究員盧陽旭表示。
積極探索新能源產業
對新能源產業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大連蔚然成風。人才集聚與政府支持,爲新能源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插上雙翼。
在洺源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的室外展區,氫燃料電池冷藏車、團體客車等各類車輛一字排開。旁邊的空地上,“停泊”着一艘白色的船。船身上,用深藍色油漆標註着它的名字——“醇氫號”。
“這條燃料電池公務船搭載着洺源科技整套動力系統,由大連海事大學、洺源科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發,得到科技部重大專項的支持。”洺源科技總經理嵇官成告訴記者。據介紹,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爲國內多家車企提供燃料系統。
在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展廳,大大小小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置模型琳琅滿目。“釩電池是一種水系電池,常溫、常壓環境下,無安全風險,有30年的日曆壽命,能提供4小時到12小時中長時儲能,對環境友好。”融科儲能總經理王曉麗介紹,該公司建設的100MW/400MWh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可以在電網故障時,作爲發電機組的“黑啓動”電源,也可以爲大連市的重點負荷提供4小時電力供應,保證特殊時期的用電需求。融科儲能擁有國際、國內技術專利300餘項,主導和參與50餘項國內外標準制定,在新型儲能產業賽道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圍繞重點新興產業,我們梳理全省27家代表性企業技術攻關情況100項,支持民營骨幹企業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三年已爭取到9批專項支持,項目總投資56.3億元,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14.7億元。”母久深告訴記者。
創新活力處處涌動
培育新興產業,佈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今,放眼遼寧,創新活力處處涌動——
“我們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尤其是PBAT(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產品,從催化劑到產線,都是自主研發的。”走進位於營口的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超市購物袋、快遞袋、地膜等生活中的“熟面孔”均由生物可降解材料製成,180天即可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採礦已實現無人駕駛、智能調度、智能監測和無人本質安全,作業效率提升15%;智能選礦實現“黑燈工廠”和專家優化,降低選礦成本5%至10%,提高礦產資源回收率1%至2%,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智能管控採用大數據、數字智能、專家決策等平臺技術打造透明工廠,管控效率提升50%。
在大連光洋科技集團旗下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一大片山間“空地”暗藏玄機——下面有個佔地25萬平方米、專門做高端五軸機牀的恆溫地下廠房。這家公司生產的數控機牀,全都裝備了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助力國產高端機牀實現自主可控。
“今年1至4月,遼寧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高於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母久深介紹。
以新致遠,因創而興,一個個創新故事正在遼瀋大地上書寫,爲高質量發展裝上強勁引擎。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21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