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撇步可選 Uber併foodpanda未必得申請電支執照

Uber將以9.5億美元併購foodpanda臺灣外送事業,外界矚目是否得進而申請電支執照。本報資料照片

Uber將併購foodpanda的消息在市場投下震憾彈,除了合併之後在外送市場高達八成的市佔率能否獲公平會放行受到高度矚目,另一個業界關注之處在於,兩家公司都有經營第三方支付業務,一般預期,兩家目前的代收付款日均餘額都超過10億,一旦合併之後,兩家的業務量將超過20億,已必須「升格」向金管會申請電支執照,不過,不少業界人士認爲,即使兩家業者合併,支付業務上仍有維持現狀不升格的機會,將有二種撇步可選擇。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縮短收付的時間,也就是收到款項之後,馬上支付出去,讓日均量能維持在現有的水位不膨脹。

對此一家電支業者就表示,由於這兩家公司並非線上購物公司,需要「鑑賞期」,而只是作外送服務爲主,因此要在收到款項之後馬上支付出去,很容易可以作到,只不過這樣以來,少了暫泊在帳上的資金,公司若要用來增加存款利息,或用來作短票投資的收益也會變少。

另一種方式,則是利用增設其他公司的方式,來分散代收付款,業界人士指出,這是很多第三方支付業者現在「只能作不能說」的方式,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公司法上並未明文禁止,但有了第三方支付和電子支付這兩種代收代付位階差異之後,這種用增設公司來分散金流的方式,看來就非常奇怪。

金管會方面則表示,這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其第三方支付業務是否達到必須申請電支執照的門檻,會在這兩家公司合併之後的隔年,也就是2026年的第一季來檢驗,至於計算方式,目前Uber希望能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合並,金管會對此指出,由於存續公司是Uber,因此,會以合併之前的Uber代收付日均餘額,和合並之後的Uber與foodpanda的代收付日均餘額,直至2025年底兩者加計若超過20億,金管會檢視後半年內完成執照的申請,沒有展延的緩衝期。

電支業者則認爲,對這兩家公司而言,升格爲電支公司實在是沒有效益,而且反而增加很多必須因應更多監理要求的麻煩,所以在合併之後,兩家公司會用上述二種方式,讓日均餘額降至20億以下。

至於從第三方支付升格爲電子業者的監理新要求,則至少包括三大項。電支高層指出,首先,電支機構必須是「公開發行公司」,光是公司的規格就得改掉了;另外最重要的是,電支機構要求必須是「實名制」,該高層反問:「現在作外送,需要實名制嗎?」當然不用,但以後若是電支機構,即使是外送服務,客戶也必須都是實名制,而且KYC全部都得重作;第三個就是資安的規格,現在第三方支付業者用雲端服務沒人管,但以後升格爲電支機構,資安規格馬上大幅拉高,投入資安的成本也馬上大幅攀升。這些更繁雜的法遵、監理成本,也使得業界普遍看準這2家業者即使合併,也一定會設法讓代收付日均餘額不會「超限」,跨過申請電支執照的門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