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遇“良機” 助農興農共致富

秋日清晨,隴中黃土高原上,兩臺機器在地裡忙碌地穿梭,土豆一畦畦從地裡被挖起,然後送上傳送帶,最終輕輕滑入噸包中。這是甘肅農業大學旱作農業裝備研發團隊聯合企業研發的4UZ-110B裝袋型馬鈴薯聯合收穫機和4UZ-1ZS-T型履帶自走式馬鈴薯聯合收穫機工作的場景。

“感謝趙武雲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這兩臺收穫機給我們幫了大忙嘞!”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鎮鎮長張虎天笑得合不攏嘴。

實際上,早在2014年,趙武雲就帶領團隊建立了“臨洮旱作農業裝備產業專家院”,通過“產學研”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解決了旱作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無機可用”“無好機可用”的問題,爲甘肅省特色作物優質高效生產提供了裝備支撐,助力產業提質增效和鄉村振興。

補齊特色產業短板 高效收穫機獲好評

“原先人工每天最多能挖三五畝地,如今機器一天就能收穫二三十畝地,效率提高了十幾倍。有了收穫機,我們明年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甘肅定西瑞源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巧花笑盈盈地說。

得益於趙武雲和團隊研發的馬鈴薯聯合收穫機,環山梯田馬鈴薯也能實現高效低損收穫,這讓張巧花和村民們看到了希望。

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近450萬畝,但種植區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區,同樣存在“無機可用”的問題。該團隊針對藥材種收關鍵環節,研發出黃芪移栽機、黨蔘露頭栽培聯合作業機、中藥材自走式聯合收穫機等系列機具,獲得了種植戶的一致好評。

“胡麻籽油具有促進人體智能、強身健腦、防止心血管疾病、抑制疾病基因等重要作用,但種胡麻收穫成本太高,許多人都不願意種了。”這個問題困擾甘肅省白銀市會寧建偉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賈尚軍很多年。

趙武雲和團隊也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爲此,團隊聯合企業研發出國內首臺大型自走式胡麻聯合收割機。如今,經過多年田間試驗與優化設計,已實現批量生產。

這個過程中,又帶來新的問題,丘陵山區的胡麻怎麼收呢?不同於大型機械的是,丘陵山區機具體型小、動力小、空間佈局有限,但功能分毫不能減。面對困境,團隊成員深入企業調研,最終聯合企業研製出國內首臺丘陵山區胡麻聯合收割機。

甘肅還是油菜種植大省,該團隊又研發出新型鏈齒喂入油菜聯合收割機,滿足了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春油菜機械化低損收穫需求。“過去靠一把鐮刀,一天最多收一畝五分地。現在收割機在田裡轉上幾圈,一畝地就收完了!”臨夏州積石山縣劉集鄉陶家村65歲的馬有明是種莊稼的“老把式”,新型油菜收割機讓他感觸良多。

聚焦協同技術創新 雜糧實現機械化生產

十月初,金燦燦的穀穗因顆顆飽滿而彎了腰,眼看自己承包的1000畝穀子迎來豐收,但卻沒有人工和機器來收,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祥澤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華犯了難。

同樣犯難的還有甘肅省農科院副院長楊天育和他的育種團隊,“新品種抗旱能力強、產量高、農戶接受程度好,但就是收穫難,一是沒人工,二是普通機具損失大。”

楊天育聯繫到了趙武雲,希望能解決小雜糧收穫難的問題。當面對丘陵山區漫山遍野的雜糧,團隊也犯了愁:研製專用機具,需要解決穀子、糜子、蕎麥等不同作物的收穫問題。但是農戶購買力有限,每個收穫機只能收一種作物,除了收穫季其他時間都在閒置。

“能不能研製一種可以收穫多種作物的機器呢?”趙武雲突然冒出一個新想法。

很快,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在胡麻聯合收割機平臺上改進設計出穀子收割機,並形成“1+N”模式設計理念——即,一個主機配套N種收穫附件,通過更換附件的形式解決一機多用問題。

2023年,通過“1+N”模式研發的低損穀子收穫機正式亮相測產。“總損失率在10%以下,對於種糧大戶和合作社來說,節本增效效果非常可觀。”專家組組長、國家穀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原向陽教授說。

2024年,團隊根據“1+N”模式持續研發出糜子、蕎麥聯合收割機以及穀子精量播種機,持續解決雜糧機械化生產問題。

“現在我不僅有收割機,還有播種機,種再多的地、再多的雜糧都不怕,特別感謝甘肅農業大學和省農科院的專家們,解決了種子和機器這個‘老大難’。”王華笑着說。

“這纔是‘良種’遇‘良機’。”甘肅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董孔軍說。

有效解決“白色污染” 農業綠色發展邁上新賽道

利用覆膜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產量,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對地膜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研發一款殘膜回收率高的農機,整治土地裡的“白色污染”,也是趙武雲和團隊的一塊“心病”。

甘肅覆膜種植面積近3000萬畝,河西灌區玉米茬地秸稈殘留量大、割茬高、玉米根系發達、地表不平,地膜難以降解,經過風化後難以回收,是殘膜回收最複雜的工況之一。

“這能收起來嗎?我沒見過這樣的機器。”這是趙武雲帶領團隊在武威、金昌、張掖等地調研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田間調研、土壤殘膜根茬性能試驗、起膜鏟受力分析與設計、膜面清潔臺架試驗、整機圖紙繪製……一套標準化的機具設計流程下來,由團隊設計的初代殘膜撿拾機亮相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龍源村。

“這個機器真了不起,這樣的地膜都能撿拾乾淨!”在現場觀摩的金昌隴源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豎起了大拇指。

團隊成員劉小龍介紹,經過多年持續改進設計,又創新研發了五種針對不同情況的殘膜回收機,有效解決了“白色污染”,“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推動下,地膜的使用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金燦燦的玉米、勻實的土豆、籽粒飽滿的胡麻……它們的新朋友——智能農用收割機正穿梭在這片豐收的田野上,爲更多的農民帶來實惠,帶來幸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張馨正 史瑞傑)

作者:張馨正 史瑞傑 尹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