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人》放下偏見看《八佰》與《長津湖》

《長津湖之水門橋》先導海報(網路圖片)

新春佳節,大陸有部電影挺火的。這部電影的票房在今年春節檔一騎絕塵,並打破74項影史紀錄。它便是《長津湖》的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

這部電影由大陸三位頂尖導演操刀,雲集了多位一線當紅影星。不過最吸引我的點還在於它巧妙地選取了歷史上志願軍以弱攻強,三炸水門橋的故事。志願軍三炸,美軍三修,雙方圍繞該據點來回拉鋸,這種故事本身就極具戲劇張力。由此,我第一時間便去觀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果然不負衆望。從志願軍攻克美軍機場,到美軍慌忙南撤,再到第七穿插連爆破水門橋阻敵後撤,最後到敵我力量懸殊美軍成功脫困。情節引人入勝,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志願軍戰士爲了炸燬水門橋,面對強敵一次又一次發起衝鋒,這種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着實打動人心。

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唏噓感動之餘,我不禁聯想起前年管虎執導的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這部電影也是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八百壯士守四行。

其實這兩個故事之間有很多共性。他們都是在敵強我弱的處境下,以少敵多,爲保家衛國而義無反顧地做出犧牲。

在《水門橋》中,志願軍的犧牲是爲了阻敵撤退。第七穿插連之所以三炸水門橋,就是爲了切斷美軍的退路,爲後續大部隊圍殲美軍創造條件。但水門橋地處敵後方,且有重兵把守,而迂迴至此地的志願軍僅有兩個連的輕步兵。爲炸燬水門橋,這些志願軍視死如歸,用血肉之軀對抗鋼鐵之師。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他們在決定投入戰鬥的那一刻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在《八佰》中,八百壯士的犧牲是爲了掩護我軍大部隊撤退。這些國軍將士之所以死守四行倉庫,就是爲了爭取時間,讓大部隊有序退出淞滬戰場,儘可能減少傷亡。他們在決定留下的那一刻也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但《八佰》自播出伊始,大陸互聯網上的爭議聲便不絕於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電影歌頌的是國軍抗日,這很容易被認爲是「政治錯誤」的。類似的,在臺灣互聯網上也鮮有人理性看待《長津湖》系列作品。這些現象就是一種偏見。其實不管這支軍隊的代號是什麼,只要是保家衛國,抵禦外族入侵,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值得我們世代傳頌。

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一樣,在性質上都是保家衛國的反侵略戰爭。我們習慣於將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爲了國家,爲了人民,勇毅前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稱爲「最可愛的人」,其實那些同樣爲了保家衛國而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國軍將士們何曾不是那個時代「最可愛的人」呢?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共述中國故事

「三炸水門橋」和「八百壯士守四行」都是中國故事,體現了中國人以弱勝強、不屈不撓的精神。中國不缺磨難,更不缺英雄,其實類似的中國故事還有很多。

抗戰時期,赴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其實就是很好的素材。爲了保家衛國,數十萬國軍將士犧牲於異國他鄉。騰衝戰役、松山戰役、龍陵戰役,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涌現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啊。

另外,抗戰期間,那些爲國盡力的華人華僑也是很好的素材。他們有些爲了抗日救亡,散盡家財;有些則直接放棄了和平穩定的生活,毅然奔赴國難,投身前線。

面對如此豐富的素材,兩岸應該擯棄偏見,攜手講好屬於我們的中國故事。真心希望兩岸的影視產業在該題材的作品上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將更多的中國故事搬上銀幕,走向世界。同時也希望將來會有更多該題材的影視作品可以在海峽兩岸公映,讓國民爲作爲一箇中國人而更加自豪。(李律杉/心繫兩岸的大陸青年)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