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布林肯「餐桌菜單論」 民進黨最該心驚

國務卿布林肯(左)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右)。路透

上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句話備受側目。場景是德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他說:「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得上菜單去。」赤裸、粗暴的這番話,在看似溫文儒雅的布林肯嘴中吐出,大概讓很多人瞠目結舌。

沒人敢去譴責他,因爲再不濟,美國就坐在餐桌上,誰若敢招惹老美,那就可能真上了菜單。但這話畢竟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對於此話的解讀也此起彼落。被美國視爲唯一競爭對手的中國,反應尤其值得關注。

《環球時報》就發了一篇「社評」嚴肅以對。評論說,此話就等於中文的「不爲刀俎即爲魚肉」,並諷道,其「所揭露的弱肉強食世界觀,透着森森的冷酷和寒意」。其意是,中國既不操此觀,也不認同。果然,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隔天就拿出同時出席慕安會的王毅「雙贏論」進行對比,一邊是「餐桌菜單論」,一邊是「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共贏纔是人類的未來」的「雙贏論」,然後問,你要選擇哪個?

布林肯此言所以引發注目,是因過去美國從來都用十分瑰美的憧憬,將人們帶入一個烏托邦似的夢境。在那裡,人類彷彿可藉由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崇高價值,打造出沒有爭端、不再恃強凌弱,公義與憐憫成了唯一尺繩的人間樂園。現在,美國竟突然不唱此調,反而哼起叢林法則的殺戮旋律,全球一時適應不了,在所難免。

美國絕非一夕變臉,將近半年以來,美國每天提供武器資助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狂轟濫炸,又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屢次一票否決停火決議,這一真實本質理應早已被看得十分清澈。

但在言語上作出一番赤裸告白,意義仍然不同凡響。它既涉及美國戰略與地緣思維的轉變,也源自美國國勢的衰落,兩者彼此交互作用。民主黨主政一貫奉行自由主義外交政策,但兩年前俄烏戰爭打響,拜登打造的民主抗俄聯盟鏖戰兩年後卻逐漸居於下風,遭致包括米爾斯海默在內的現實主義學者強烈批判;而所以如此,則又與美國債臺高築、勢衰力微,息息相關。

川普這樣孤立主義色彩濃厚的總統所以能夠捲土重來,還儼然即將再度入主白宮,就反映了這一自由主義價值外交思維已經陷入失敗的事實。布林肯此說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都是美國價值外交面臨崩解,不得不急速向現實主義轉身的一個風向標。「餐桌論」不再講究絲毫價值,只論利害,甚至還語帶威脅。他事實上是在警告恐已離心離德的盟邦,若敢琵琶別抱,就要將它送入火爐中煎炸。

已故政治學者山謬˙亨廷頓早就說過,「西方贏得世界不是因爲其思想、價值觀或宗教上的優秀,而是因爲它在採取組織暴力上的厲害」,只是「西方人常常忘記這個事實」。現在,布林肯不過是從自我吹噓太久的價值迷湯中甦醒過來罷了。

但看到這句話最該心驚的應該是民進黨。蔡英文最愛提跟美國「理念相近」,賴清德更以爲有朝可以「走進白宮」,然而連斯文的布林肯都已扯下遮羞布,誰還管啥「理念」或價值?對於美國,必要時賣了臺灣都沒有心理障礙。重點在於,亨廷頓沒活着看到美國組織暴力的衰朽,而民進黨老愛挑弄北京,更忘了在西太平洋,組織暴力「最厲害」的並不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