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我們與戒嚴的距離

賴清德總統首次將對岸標定爲「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五大國安威脅和十七項因應策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愧是「臺獨金孫」。賴清德以「五大國安威脅」爲由,定調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端出十七項策略。面對如此豐盛的十七道鐐銬「佳餚」,民衆應知:臺灣又退回到「舊日美好時光」。我們與戒嚴的距離,大約也只剩下一個竹籬笆之隔。

賴總統剛剛在二二八數落蔣中正,捏造不實數據,說他「犯下滔天罪行」。然而,人們今天看到的賴清德,卻在亦步亦趨師法蔣中正:以「反共」和「國安」爲名,爲人民量身打造各種言行枷鎖。更荒謬的是,臺灣民主化已卅多年,賴清德卻想要把國家推回威權及恐怖統治,還要恢復軍事審判。看來,蔣中正更像是賴清德的「精神導師」。

不知道蔡英文和其他民進黨前輩如何看待這樣的民主倒退,但賴清德的態度是輕鬆的。政府要公務員「具結」未領大陸身分證,引發強烈不滿,認爲是嚴重羞辱。但賴清德說,這是提供機會給公務員,讓他們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愛」。說得真好!一紙切結書就能表達愛國赤忱,賴總統收到那麼多「效忠書」,應該很安心吧!那爲什麼不讓全民都來籤一份?

樑文傑的舌頭一樣靈巧。對藝人轉發「臺灣必歸」的圖卡,陸委會要從嚴管理;樑文傑說,「懲罰規定有時未必是懲罰,而是支持」。以其邏輯,兩岸越緊張,臺灣下一代幸福感越高,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