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德仁天皇也愛不釋手 製琴家蔡明助曼陀鈴手工精湛
制琴藝術家蔡明助親自彈奏小提琴曼陀鈴。記者古和純/攝影
首位獲得美國職業制琴大賽金獎的亞洲制琴家蔡明助,來自臺灣,他全手工創作的樂器曼陀鈴,被國內外不少企業名主典藏,就連日本德仁天皇也愛不釋手。近年蔡明助返臺居住,照顧年邁父母,沒想到,因緣際會下,包含高雄螺絲大廠等企業董娘都跑來向他學琴。
「教學生彈奏,是個美麗的意外插曲。」蔡明助指出,自己的老父親已高齡百歲,當年從越南返國,主要爲照顧家人,沒想到,應朋友邀約偶爾公開場合彈琴,竟吸引多名大企業家來學彈曼陀鈴,尤其,清一色全是董娘,據悉,蔡明助最早授課的地方就在高雄,連螺絲大廠的董娘也樂當他的門生。
蔡明助老師曾被日本收藏家封爲世界排名第一的制琴師,今天他在高雄湖內發表「油畫肖像藝術曼陀鈴」、「黃金孔雀藝術曼陀鈴」及「小提琴曼陀鈴」。
蔡明助說明,這三把琴製作耗時約半年,「黃金孔雀藝術曼陀鈴」即是鑲嵌藝術的頂尖作品,以印度玫瑰木,阿爾卑斯山的雲杉,紫檀木,製作這把珍琴,再使用稀有的珠母貝,鮑魚貝,黃金貝等材料,依設計圖以手工切割成一千餘片,再逐片鑲嵌在琴身上,展現出華麗孔雀的風華。
蔡明助善用繪畫,鑲嵌等工藝美學,在技術上不斷研究創新,每一把曼陀鈴全手工客製化,琴身圖案讓收藏家看琴如看本人般,產生投射心理,別具意義。其中,「油畫肖像藝術曼陀鈴」由收藏家吳涵宸女士手中的這把名琴,則是油畫肖像藝術的展現琴上繪製了吳女士的肖像,構圖背影造型則是呈現女性溫婉優雅的閒逸氛圍。
「我的一生只專注一件事,就是用兩隻手創作,研究樂器。」蔡明助說,深知亞洲人要在琴藝上超越西方人並不容易,他留學義大利小提琴製造重鎮克雷莫納(Cremona)學制琴工藝,而蔡明助專精的曼陀鈴樂器製作,其中牽涉到多門專業領域,包括,油畫、鑲嵌、制琴、彈琴等技藝,而每一項專業能力都需具天賦者長期投入才能養成。
對於,肖像曼陀鈴的製作,蔡明助指出,有別於平面繪畫,因琴身是立體三度梨形空間,會自然形成縱深,繪製過程難度極高,尤其臉部只有十元銅幣大小,常須透過放大鏡,手需穩定操作只有幾根兔毛的細筆,精準點出瞳孔,表現出肖像人物的精、氣、神和靈氣。
「這是曼陀鈴製作技術上的一大突破。」,蔡明助說明小提琴曼陀鈴的製作,由於,拿坡里式傳統曼陀鈴有着音量偏小的遺憾,因此他運用小提琴製作的技術,將提琴宏亮的特質,融合曼陀鈴甜美清脆的音色,材料選用虎斑頂級楓木,阿爾卑斯山雲杉,黑檀木,加上美麗的鑲嵌,使曼陀鈴同時擁有了美妙的音色和宏亮的聲量。
制琴藝術家蔡明助展示近期手工製作的曼陀鈴,每把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記者古和純/攝影
制琴藝術家蔡明助客製化「油畫肖像藝術曼陀鈴」,由高雄螺絲大廠的董娘珍藏。記者古和純/攝影
制琴藝術家蔡明助的第一把小提琴曼陀鈴。記者古和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