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一夜漲粉700萬:出走3年,歸來仍是全網白月光

李子柒王者歸來。

昨天,她發佈了歸來第一條視頻。3分鐘時間,直衝海內外各大社交平臺熱搜榜第一。

一夜之間,抖音漲粉超500多萬,微博漲粉近200萬。

目前還在光速增長中。

如果算上快手、小紅書、B站、視頻號、微博、YouTube等多個平臺,漲粉量更加驚人。

流量女王,舍她其誰。

子柒一出,誰與爭鋒?!

這次強勢迴歸,李子柒再次證明了:她的視頻裡,有直擊心靈的密碼。

慢生活,田園牧歌,東方美學,詩意的棲居......

都是我們心心念唸的詩與遠方。

2

她是詩意生活家

也是心靈療愈師

她這一次的視頻裡,依然詩意盎然。

夕陽一寸寸往西山沉沒,倦鳥歸林,山風漸長。

月色過亭,夜草染露。

光線迷濛中,視頻裡的世界,有故鄉之感。

從前,她做鞦韆、流觴桌。

這一次,她做 “森林衣帽間”。

袖子一擼,竹子一扛,柔弱小女生化身大力士,二話不說,就地開幹。

有個小細節是,她在勞作之時,不經意間露出手臂肌肉,令人佩服不已。

製作過程依然唯美。

東方美學無處不在。

慢慢地,一個擁有星空頂、竹地板、圓形竹編窗、360度旋轉的圓形竹門的衣帽間,出來了。

屋外,樹影婆娑,花草環繞。

屋內,和風過堂,氛圍精雅。

她再次化身夢想家。

將夢,變成現實。讓美,落地生根。

在觀賞過程中,無數人再度被療愈。

在充滿壓力與戾力的生活裡,能找到這種美好、寧和的視覺享受,真的太難得了。

3

她傳播美

也拯救傳統文化

李子柒在認真勞作。

也在爲傳統文化領路。

這次復更的首支視頻,就向世人展現了中國“非遺”文化。

——漆器。

漆器,製作困難,原料稀缺,造價高昂。

因此,日漸遠離日常生活,被人淡忘。只有非遺傳承人們,還在死磕與堅守。

李子柒看到了這種珍貴的非遺藝術。

決定製作漆櫃。

工藝極爲複雜。割漆、木材打磨、底漆處理、雕漆和裝飾......都要求技藝高超,耐心過人。

從視頻可以看到,她的製作時間,從2023年立夏開始,歷經小暑、秋分、立冬、大寒。

薄衣變冬襖,烈日變飛雪,足見其漫長和不易。

俗話說“百里千刀一斤漆”。

她爬上二三十米的爬梯,頂着烈日,上樹割漆。

沒什麼防護措施,看得人心驚膽戰。

我查了一些資料,她採用的是四川漆藝獨門絕技——

雕漆隱花。

這種技藝做出的成品,漆面若隱若現,強光照射下又熠熠生輝。

但製作要求也高。

底灰、底漆要恰到好處;

雕刻要下刀無悔,毫無破綻。

而李子柒不論是雕刻,還是做灰,都流暢嫺熟。一看就練習了很久,已然是老手。

這一次,她選擇用麒麟作爲圖案。

麒麟是祥瑞,有話說:麒麟回頭,萬事莫愁。

做出來以後,正常光線下是黑色。一開燈,金箔麒麟浮現,熠熠動人。

二十分鐘的視頻,每一幀都是美學暴擊。

三年了,她依然在用詩意與美,傳統文化與田園生活,爲大家做精神馬殺雞。

4

是當代人的剛需

李子柒是一個異類。

她不疾不徐,不慌不亂。

能在復出後連更3個視頻,也能3年無聲無息。

她的內容不蹭熱點,不博眼球。不追着流量跑,也不被利益帶偏。

她的視頻講究美。

而“美”,恰恰是當代人的剛需。

浮世喧囂,紅塵紛擾,人心浮躁。

我們渴望精神的歸宿。

渴望詩與遠方。

她就用鏡頭,爲網友,也爲世界,創造一個寧靜美妙的精神原鄉。

花前籬下,飲茶讀書。

花香盈袖,清風入懷。

在塵事不侵的院子裡,謀生也謀愛。

她以鮮花作宴。

烹飪一日三餐。

也以文化入饌。

製作充滿古色古香的曲水流觴。

順時而生,適時而食。

用最時令的食材,做最詩意的食物。

二月梅花粥,三月桃花醉,

四月櫻花茶,七月炸荷花,

八月茉莉醬,九月桂花酒......

低頭賞味,仰頭看星。

不問繁華,只問初心。

她發現美,創造美。

俗世煙火,人間草木,經過她的鏡頭,成爲“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卷。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李子柒深諳東方審美,並巧妙再現。

她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式審美,可以跨越語言、時間與種族,驚豔所有的眼睛,所有的人心。

5

是普世的良藥

她以美,療愈了心靈。

也以善,關照着世界。

6歲時,李子柒父親去世。她跟着爺爺奶奶生活。

後來,爺爺又突然離世。

走的那天,爺爺一遍又一遍對奶奶說:“一定要把她的書供出來……”

年邁的奶奶無力撫養孩子長大,走投無路,四處求人。

聽說婦聯管貧困失學兒童,就找到婦聯,找人說好話。

“這孩子太苦了,這孩子太苦了……”

幸運的是,李子柒得到了城裡好心人的救助。得已繼續上學。

李子柒說:“我的世界有人給了我一束光,所以我記着這束光,很迫切地想把這些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她曾被善意關照過。

於是,也以善意,回饋這個世界。

早年收入微薄,卻一直資助四川平武的孤兒完成學業。一堅持就是8年。

2015年時,她幫助90多歲高齡老婆婆義賣帽子。

2019年李子柒加入微博扶貧助威團,幫大涼山地區賣雷波雞蛋。

之後,李子柒又以中國扶貧基金會善品扶貧大使身份,幫助雅安蒙頂山銷售紅心獼猴桃。

2019年,李子柒攜手新浪楊帆公益基金,爲四川省的三所小學捐贈圖書室。

2020年新年伊始,李子柒向北川9所小學捐贈100臺電腦。

同時,她成爲成都非遺推廣大使,讓世界瞭解珍貴的文化遺產;

她擔任首批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關注農民的喜與悲,得與失。

淋過雨的人,想爲別人打把傘。

經歷過黑暗的人,想爲別人亮一束光。

如今,她成了光芒本身。

照亮無數人走出黑暗。

6

責任感

是她所向披靡的流量密碼

有人曾這樣評價她:沒有責任感,成不了李子柒。

如果追名逐利,她只是一個稍縱即逝的網紅。

但是,因爲有文化責任感,她認認真真地,向世界輸出東方審美、中國文化。

她將審美根植於骨髓,融入於呼吸。

於是,她的視頻裡,既有柴米油鹽,人間煙火,也有詩酒花茶,歲月清歡。

還有四時八節,春花秋月,更有筆墨紙硯,書香染心。

消失在互聯網的三年時間裡,她一直都在深耕非遺和傳統文化。

據澎湃新聞報道,李子柒停更時,去了20多個省,拜訪了100多名非遺文化傳承人,學藝、對談、深耕研究民俗文化。

她學習傳統蜀繡。

製作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筆。從羊毛上整合而成。

墨。自己打汁磨墨。

紙。從枯木開始造紙。

硯。親自一點點研磨。

最終,古香古色的中華瑰寶,油然而生。

甚至,她還以一己之力,還原了中國古代的造紙術、印刷術。

她還以自己的巧思,還原了已經失傳的魏晉時期的“曲水流觴”。

製作水池。

打造詩意盎然的“曲水”。

曲水之上,美食流轉。

來人品茗鑑食,以詩會友,樂趣無限。

因創意驚豔,視頻太美,網友們紛紛稱讚:這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啊。

她受到央視褒獎,被人民日報、共青團、央視新聞等官媒點贊。

在國外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她成了一種文化,一個享譽世界的華夏文明傳播者。

也有了很多頭銜,“成都非遺推廣大使”,“十大女性人物”,“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她說:“很多非遺文化,像極了一個垂暮的老者,站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回望,就是那種無力感。所以他需要被很多人看見,需要被很多人關注。”

她想抓住那些吉光片羽。

將千百年前的文明與詩,智慧與美,復刻出來,告訴所有人:

它們燦爛過歷史。

驚豔過歲月。

7

復出不爲錢

不會直播帶貨

只想做好三件事

她的復出,不是作爲網紅復出。

而是作爲“非遺守護人”復出。

所以,她也在向外界表明,自己拒絕直播帶貨,不會不擇手段賺錢。

她只想做好三件事。

一是做好與鄉村振興相關的事情;

二是想傳承傳播非遺文化;

三是盡她所能,引導青少年向善向美。

如此有良知,有擔當,不愧是我們等了3年的李子柒。

我總覺得,一個人,有了文化擔當,就有了文人風骨。

有了風骨,不貪名利,不畏風浪。

就能稟承信仰,始終堅定前行。

也能出走多年,歸來時,仍是全民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