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湘教授,人生第一個IPO趕來
李澤湘,帶出一個學生創業軍團。
大疆教父李澤湘衝刺人生第一個IPO。投資界-天天IPO獲悉,由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創立的固高科技今日進行上市委員會審議。此次固高科技擬發行不低於4001萬股股份,計劃募資4.5億元。一旦成功上市,這將會是李澤湘教授人生的第一個IPO。
1961年出生於湖南永州的一個農村家庭,李澤湘在高考恢復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學,後來憑藉優異的成績成爲了那個年代爲數不多的赴美留學幸運兒,博士畢業後於香港科技大學任教。爲了產研結合,李澤湘攜手教授高秉強、吳宏於1999年創辦了固高科技。幾年前,李澤湘還在老家湖南聯合創辦了一隻自動駕駛獨角獸希迪智駕。
這些年,李澤湘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成爲一位隱形創業教父大疆創新、李羣自動化、逸動科技.....這些硬科技獨角獸誕生背後,是李澤湘開創“導師+學生”的天使投資模式,出資鼓勵學生們學以致用,這已經成爲創投圈一道另類風景線。
李澤湘人生第一個IPO
23年,一個教授創業的標杆案例
固高科技的故事,要從李澤湘教授說起。
1961年,李澤湘出生於湖南的一個教師家庭,母親在小學任教,父親是中學物理老師。在恢復高考不久的1978年,李澤湘從湖南永州農村考入中南礦治大學(中南工業大學前身)。彼時對外開放的大門剛剛打開,美國鋁業公司訪華時爲感激中國的熱情接待,當場表示願爲中方培養2名本科生作爲答謝禮。而18歲的大一新生李澤湘被選爲其中一員,前往美國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學就讀。
此後,李澤湘在學業路上高歌猛進先後在卡耐基梅隆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完成了本、碩、博、博士後的學習。1992年,李澤湘懷着“想辦一所大學”的熱情歸國,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港科大,李澤湘擔任電子工程系教授,創立了科大數控研究實驗室及自動化技術中心。
教學期間,李澤湘發現學生上課的激情並不高漲,便試圖尋找一條“產學研結合”的路徑。恰好在1997年,香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找到李澤湘,希望幫忙解決一個非常重要的設備問題這家公司在佛山順德開了一家馬口鐵剪切廠,從國外進口了一臺非常昂貴的設備,但是這臺設備從購入後一直無法啓動,公司的負責人找了很多科研單位,但一直沒有找到設備故障的原因。
當時,李澤湘讓實驗室學生拿着他們自主研製的控制器去到該公司,很快幫對方解決了設備問題。彼時,深圳正在大力謀求製造業升級,設立一個專項基金和深港產學研基地用來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
爲了學以致用,李澤湘決定自己下場創業。1999年,李澤湘攜手同校教授高秉強、吳宏創辦了固高科技,正式進入機器人領域。固高科技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可以推動“產學研”更高效的轉化,讓更多的創意變成創業,讓固高的客戶也能成爲成功的企業,從“一”到“GOOGOL”(10的100次方),進而帶動和改變整個產業鏈。
當時,國內機器人產業缺乏技術支持,遲遲沒有發展起來。珠三角製造業老闆辦企業的模式大多是從國外拿訂單、買設備,再招一批工人進行生產活動,並沒有採購自動化設備的意識。
在此背景下,李澤湘和團隊成員開設了培訓班、說服企業家,讓員工集中起來接受運動控制技術的短期培訓,幫助企業把產品做得更好。與此同時,李澤湘還從高校入手,在高校培養人才。
2000年,固高科技開發了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閉環運動控制器(GT系列),成爲亞太地區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從事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公司。
時至今日,固高科技爲近60個行業、2000多家客戶、200多家系統集成商累計完成運動控制系統部署超過100萬套。此外,在覆蓋北京、上海、蘇州、武漢、洛陽、西安等境內各大城市的同時,固高科技亦將業務延伸至中國港澳臺、東南亞以及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晃創業23年,李澤湘終於帶着固高科技走到IPO大門。
打破國外壟斷,年入3億
還在湖南做出一隻獨角獸
那麼,固高科技究竟是做什麼的?
招股書顯示,自1999年成立至今,固高科技專注於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研發,形成了運動控制、伺服驅動、多維感知、工業現場網絡、工業軟件等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並可提供“供裝備製造核心技術平臺”。
聽起來很硬公司的技術、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牀、3C自動化與檢測裝備、印刷包裝設備、紡織裝備等高端製造領域,服務的客戶包括大族激光、博衆精工、新益昌、聯贏激光等高端設備製造行業龍頭以及諸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19年至2021年,固高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48億元、2.83億元、3.3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則達到16.8%;歸母淨利潤則分別爲5016.02萬元、2825.75萬元和6529.14萬元。
其中,囊括運動控制器、伺服驅動器、驅控一體機和工業自動化組件的核心部件類是公司自成立以來的業務根基和主要收入來源。自2019年以來,該項業務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逐年攀升,2021年時,這一比例已經達到75.42%。
在運動控制器領域,以固高科技爲代表的國內廠商在技術和產品上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逐步站穩中高端市場,形成有效的國產替代。而在伺服系統、減速器、傳感器領域,目前依然是歐美以及日系廠商佔據主導地位,國內廠商與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未來在國產替代的趨勢下依然有可觀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由李澤湘親自創立的獨角獸不止固高科技一家。2017年,李澤湘萌生了在家鄉湖南創辦一家創辦自動駕駛企業的想法,在找合夥人時,他立馬想到了老友馬濰。馬濰畢業於英國薩里大學,後任職於德州儀器基爾比研究院,早年間李澤湘也常帶領創業者前往德州儀器的硅谷總部進行學習交流。頻繁交流下,李澤湘與馬濰對彼此都有了較深的瞭解。當時馬濰已經出國近30年,如果回國,他將放棄在美國打拼的一切,馬濰一度有些猶豫。最後,馬濰被李澤湘關於自動駕駛的創業想法打動。幾經考慮下,他終於答應回國與李澤湘一起創立了迪希智駕。成立至今,希迪智駕至少完成7輪融資,成爲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
中國隱形創業教父
他,帶出一個學生創業軍團
以固高科技爲起點,李澤湘帶出一個硬核創業軍團。
其中,最爲人熟知的孵化案例便是大疆。1980年,汪滔出生於浙江杭州,從小就喜歡玩無人機。從華東師範大學退學後,他進入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學系。當年在畢業成果演示時,汪滔的無人機意外掉落,這一幕李澤湘教授看在眼裡,開始注意到這位年輕人。
“我看好汪滔動手能力強,指導他參加機器人大賽拿獎,還破格錄爲門下的碩士生。”李澤湘曾回憶。2006年,26歲的汪滔在李澤湘教授的鼓勵下,回到深圳福田區車公廟一間不足20平米的倉庫裡創辦了大疆創新,誰也沒想到日後會崛起成爲一個全球無人機霸主。
除了大疆,李澤湘還鼓勵更多的學生要麼去研究深造,要麼去創業學以致用。但“產學研結合”這條路並不好走,最大的挑戰是高校沒有產業落地的基地,一些研究成果往往只能停留在紙面。於是,李澤湘開始考慮爲學生尋找資金、提供技術孵化的基地。後來,他通過考察發現,以深圳科技園爲圓心,周圍1小時車程爲半徑的距離畫圈,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畔的高新區是最佳選擇。
2014年11月,李澤湘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原院長高秉強、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等一衆優秀創業導師聯合發起了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XBOT PARK)。與此同時,一家專注於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相關領域投資的創業孵化基金“XBOT PARK基金”應運而生。它以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爲依託,重點佈局工業4.0、交通/物流、智能家居、消費類硬件、大健康等方向,投資階段以種子輪、天使輪、A輪爲主。
“不要沉迷於港科大的美景,要幹一番事業,就到深圳、東莞松山湖去。”李澤湘常激勵港科大的學生。從汪滔開始,港科大學生接踵回到內地創業。
李羣自動化便是其中之一。作爲汪滔的同門師妹,石金博在導師李澤湘的支持下投身創業。2011年3月,她拉着學弟俞春華等六人湊了近90萬元,創立了工業機器人公司李羣自動化。在李羣自動化發展歷程中,李澤湘給予了不少指點和資助,“以前錢不是很多的時候,李老師每次發完工資,錢都會丟到公司裡面去。”李羣自動化聯合創始人俞春華一直心存感激。
“我跟李教授年齡和經歷都非常類似,這是我們投資李羣自動化的考量之一。李教授跟我差不多同時去的美國,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朋友,當年很多在普林斯頓的同學是他的同事,所以我們第一次見面就聊得很親。”賽富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在談到李澤湘時候曾如是說。
受到李澤湘的影響,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來松山湖創業。另一個典型案例是獨角獸雲鯨智能。2015年,剛從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的張峻彬向李澤湘教授的公衆號投遞簡歷,打算來東莞松山湖創業。2016年,張峻彬在松山湖總部一號17棟創辦雲鯨智能,致力於開發一鍵清潔的家庭服務機器人,併成爲李澤湘引入松山湖的首位人才。
雲鯨對外做第一輪融資時,外部的投資機構並不是很瞭解松山湖的項目。“誰都不會想到這個角落裡有值得投資的項目。找三五十家潛在的資本,可能纔對接成功一家。”李澤湘曾回憶。後來,李澤湘和幾位老師咬牙掏錢投資了雲鯨智能。2017年,雲鯨智能獲得清水灣基金(XBOT PARK基金的前身)天使輪融資和明勢資本參投的Pre-A輪融資。時至今日,雲鯨已經成爲機器人領域炙手可熱的獨角獸。
還有EcoFlow正浩創始人王雷,也是受到李澤湘教授的影響而來到松山湖創業。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的王雷曾在大疆任職,常常可以近距離接觸李澤湘教授並逐步瞭解將“研究轉化爲實際產品”的過程。2017年,27歲的王雷開始創業,移動儲能公司EcoFlow正浩正式誕生。這家公司產品應用領域涉及戶外便捷用電、個人及家庭儲能,行業應用等。
隨着儲能賽道爆發,EcoFlow正浩備受追捧,最新一輪融資集結了紅杉中國、高瓴創投、中金資本,正式躋身獨角獸行列。2021下半年,EcoFlow正浩已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
眼下李澤湘帶領的學生軍團日益壯大,還有海柔創新創始人兼CEO陳宇奇、逸動科技創始人陶師正、雲深互聯創始人兼COO高婧、雲洲智能創始團隊余天亮、張雲飛、成亮……不勝枚舉。其中,海柔創新更在機器人賽道的低谷期完成了過億美金的D+輪融資。本輪融資中,領投方爲今日資本,跟投方包括某頂級美元基金和五源資本、源碼資本、紅杉資本、零一創投等老股東。
現今,在中國的機器人創業江湖,松山湖儼然成爲一塊響噹噹的招牌。而李澤湘帶領着學生軍團打造出一隻只獨角獸,也成爲創投圈一抹獨特的風景線。這種老師帶着學生的模式,存在一定技術優勢,也天生存在一定信任感”。也許下一個汪滔,已經悄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