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亮爲什麼不裝了?
最新一期《再見愛人》,麥琳和李行亮再一次在輿論焦點上瘋狂開合跳。
先是麥琳“燻雞事件”,創飛了越來越多人的忍耐力和想象力。
不當導遊,就“報復性消費”,在超市買燻雞、買咖啡、買奶皮子。
憑一己之力,讓買燻雞的商家接住潑天的流量,第一時間上架“麥琳同款”。
更有網友直接建議楊子開直播,帶上麥琳賣燻雞。一個有了流量,一個有了事業,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現在網絡上對麥琳的討伐,已經從“認知低”飛昇到“做人壞”。
另一邊,李行亮也不裝了。
在提問“你心中的理想伴侶”環節,楊子、留幾手都指向了自己伴侶,李行亮沒選麥琳,而是指了葛夕。
現場大家還誤以爲他指的是黃聖依。
麥琳直接崩潰,哭着離場“我不錄了”。
大家勸李行亮去哄人,他不去;相反,他把葛夕單獨叫到外面,直言“我剛纔指的是你”。
他表達了,不是認爲葛夕是適合自己的人選,而是羨慕葛夕對待劉爽的用心。
包括且不限於關注對方的真實需求,送出每一份送到心坎上的禮物。
先說一句,李行亮這個迷之操作,我解讀爲“報復性反抗”。
與他共同生活十幾年的枕邊人可以準確接收到,所以他們前腳剛出門,麥琳就跑廁所哭去了。
這世界上永遠是最瞭解你的人,傷你最到位。跟感情深淺無關,是ta知道戳哪最疼。
只是愛你的人,會不忍下手罷了。
前幾期節目,李行亮始終不溫不火,保持情緒穩定。
這一次,他不哄了。
我們之前寫過一篇麥琳《全網說她“作精”,我只看到她的絕望》,開播之際她還沒有掀起軒然大波的時候。
麥琳自身當然有很多問題。
背刺幫助她的葛夕,報復心極強,嘴上樹“全能家庭主婦”形象,實際亂丟垃圾,身爲導遊不睡覺跟剛認識的男嘉賓通宵抽菸,導致第二天耽誤行程……
大部分普通中年女性素人,是沒有面對鏡頭,被放大的能力的。
她沒有黃聖依的外貌和家境,沒有葛夕的認知和共情,敏感計較情緒化自我,也沒有反思能力更談不上信仰,“我過得不好是世界合謀”,的確不聰明又自私。
(張泉靈爲什麼破防,因爲這的確是學霸和“普通人”之間的思維鴻溝。張泉靈做記者多年,見到的還是偏社會性、思辨的、形而上的東西,而這種低認知階層的家長裡短她是沒太多機會見到的,這超出了她的理解範疇)
但是這世界上,當過戰地記者報道過國際劇變的張泉靈、交大附中的校花黃聖依、廈門大學畢業還很漂亮的葛夕,永遠是少數。
如果普通女性的弱,被放大就引發獵巫,普通全職主婦、那些不夠完美的女性,該怎麼構建“身份認可”呢?
只能變本加厲自證,但自證就容易引發互害,然後惡性循環。
如果有100條罵麥琳的,就要有1000條罵劉爽的,10000條罵楊子的纔算正常。去狂歡般討伐一個普通人,卻讓“真正的惡人”隱身了,這很諷刺。
李行亮最大的問題,是我看不到他的坦率,我覺得從頭到尾,他都在隱藏或者說,選擇不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他爲什麼在理想愛人裡不由自主指別人,就是,他也第一次離開底層認知,發現世界上有那麼多,被各種好的條件,澆灌的女性。
麥琳的絕望,本質是她早就憑本能發現這些了,但迫於能力和智慧,表達不出來。
李行亮在鏡頭前問了幾個問題:
我愛她嗎?
如果愛,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
我是不是有病?
我是不是需要心理醫生?
其實他自己也回答了啊,因爲來了節目,才懂得“貨比貨”。
把女性比作貨,我實在不舒服。
麥琳以爲,自己是來配合對方掙點通告費,結果對方在她逐漸被鏡頭蠶食的時候,選擇了袖手旁觀,自保爲上。
這兩個人,真的沒有誰更高級。
錢掩蓋了很多,而已。
李行亮被很多人認定爲這場婚姻裡的“受害者”。不,他是“受益人”,不論他強調了多少遍自己在婚姻裡的遷就和忍耐。
男人太難成爲受害人了。
從一無所有到今天兒女雙全,麥琳忍受過物質低谷的難捱,忍受過懷孕到8個月的孩子引產,一直全身心輔佐和成就對方,李行亮纔是今天的李行亮。
她是有缺點,但也實打實付出過。
回看李行亮的言行,想起papi在前幾期對他的一句點評:有點得了便宜還賣乖。
一上來,先“控訴”麥琳對他太過關注,建議她多關注自己。
但到了畫像環節,他說麥琳的精力70%給他,30%給孩子,希望她調整一下比例分配。
畫師反問,她把對自己的關注調到最高可以嗎?
李行亮說那不行,建議給他50%,給孩子30%,給自己20%。
這份“理想佔比”,就是他的內心寫照。
在這個家庭裡,他第一位,孩子第二位,麥琳最後一位。
但是,他既需要被關注照顧,又想要大量自我空間。
畫像事件,不僅透露了李行亮的人生排序,還暴露了他在婚姻裡的“鴕鳥”行徑。
麥琳因畫像難過生氣,她蠢在認爲李行亮對自己情緒毫無感知。
實際上,李行亮是覺察的。
否則不會在回去路上試探一句:“你是累了還是emo?”
他心裡是有答案的,但她說累了,他就可以假裝無事發生。
一個人抱着吉他跑回房間,在自己的世界“歲月靜好”(耳根清淨)。
他什麼都懂,只是不想處理。
這就是多年你來我往形成的夫妻模式,是平時生活裡無數次的照搬複製。
你不說,我就當作不知道。你發瘋?我是無辜的啊。
《再見愛人》三對夫妻,一對演員出身的夫妻,一對吃流量的網紅,都懂得如何面對鏡頭,不需要劇本,也天然知道什麼能給,什麼要藏。
包括李行亮,就算人設是“鈍感理工男”,多年演藝生涯,混跡娛樂圈,不可能對鏡頭毫無敏感。
唯獨麥琳算是純素人,還是自身認知有巨大侷限、也理解不了鏡頭語言的那一掛。
鏡頭前,李行亮表面除了說麥琳“太節儉”,好像從沒說過對方半句不好。
但在他有限的表達裡,句句沒提麥琳“不好”,但處處都在爲其“瘋女人”的形象輸送燃料。
形容麥琳:“她像一隻雞,嘴巴很尖一直在叨叨叨。”
“做自我測試給我太太看是雞同鴨講。” 多次強調麥琳與他精神世界不對接,她不懂。
被問所有嘉賓裡,誰最能忍?其他人都指黃聖依,李行亮指向自己。說自己在婚姻裡,被動,遷就,忍讓。
完美呼應之前:“她做得不對我也不敢說,不小心就戳雷區了。”
麥琳因畫像太醜用大笑掩飾悲傷,李行亮笑說:“她平時就這樣。”
沒有被選爲理想伴侶,麥琳哭着離場,李行亮紋絲不動:“我又攤上事兒了。”
被勸去哄,李行亮說:“她這種情緒,我看多了。”
句句坐實自己“憋屈老實男”的形象。
在麥琳日漸發瘋的路上,李行亮一直以“好男人”形象示人。
節目裡,給麥琳俯身繫鞋帶,拿出給麥琳慶生的驚喜視頻,打飛的去上海買青團。
不會像留幾手嘴賤懟葛夕,也不會像楊子公開“視而不見”。
但所有展現,都透着一股刻意爲之。
飛去上海買青團,特意從頭到尾錄製了一個vlog,還被網友發現“貨不對板”。排隊去買麥琳最愛吃的杏花樓,拿到手是另一家沈大成,還撕掉了標籤。
關於愛演,有一個古早視頻,是當年李行亮求婚。
自己去希臘參加劉歡的活動,現場連線,視頻求婚。
這種當事人不在現場的求婚方式也是別緻清新。
李行亮還曾給生完二胎的麥琳送錦旗,錄過視頻,錦旗上面寫着:
李家功臣麥琳,顏值越高責任越大,富如東海瘦比欄杆。
當然我們也是通過vlog知道的。
一系列“愛的操作”,焦點都在李行亮。
全網罵麥琳的時候,兩個人的昔日同框也被一併翻出。
在出身、家庭、學歷背景、成長經歷等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曾經的麥琳,是一個看起來個性陽光明媚的姑娘。
連捉襟見肘的北漂生活,棉鞋都沒得穿的日子,也能靠自己進貨開淘寶店、捱得過去苦日子的姑娘。
我只想說,不要覺得李行亮那麼無辜。
包括“老實憋屈男”李行亮,他不僅是這場婚姻的受益人,還是這季節目的得利者,甚至大贏家。
有朝一日,離或不離,都能拿到同情票。不離,成了不嫌“顛婆”有情有義;離了,就成了順水推舟人之常情。
我越發覺得他倆挺合適的。
我看麥琳古早採訪,爲了讓李行亮紅,費盡了心,有一次閒聊說到“自殺”,她脫口而出,“著名音樂人經紀人自殺”這種報道,是不是一定上頭條?
不要覺得,男才女貌身心健康纔看着匹配天長地久。
也許病得越久,才羈絆越深。
長久的婚姻就是,各種陰差陽錯裡,無可奈何的命運共同體。
只想跟姐妹們說,打飛的買青團但要錄vlog,不代表一個人真的愛你。
但任由你像個瘋子一樣被衆人轉圈圍觀,而無動於衷。
不愛了,一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