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因爲抑鬱症走了!我並不意外!本來這樣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文/阿秋
李玟走了,因爲抑鬱症輕生做了傻事,走了極端!
從今往後,再無李玟。
對於李玟來說,這一生赤裸裸的來,又帶着痛苦和遺憾地走了。
在她求救的那一刻,是多麼渴望活着,同時又夾雜着絕望。因爲後悔了、因爲渴望活着、也因爲這一切可能都來不及了,於是含淚絕望的意識到自己可能不行了,可是意識還在,還在看着自己的軀體,直至絕望地離去了。
寫這段話,我只想告訴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會存在想死的念頭,存在這樣的念頭並不奇怪,因爲這就是抑鬱症的心境。可是你想過沒有,自己在做傷害自己的事情時,一定會後悔,若後悔都來不及了,那該是多麼絕望啊!
我們切勿被抑鬱症的思維給矇蔽了,我們的痛苦都是因爲生病導致的,這不是真實的自己,哪怕自己想死,這都是一種假象,我們應該立刻抽離出來,站在一個更清醒的角度來審視自己,並告訴自己:
“不能做任何傻事和傷害自己的事情,因爲堅持到天亮就是曙光、就是希望、就一定會迎來轉機。不管再嚴重的抑鬱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一定要堅持住,尋求積極治療的科學手段,那麼我們的人生必將再次迎來新生和快樂!這是必然的。”
李玟走了,人生走到了最後,我們再來回首那些功名利祿,擁有那麼多的物質和財富,又有什麼意義?
誠然擁有很多財富物質,是生活的質量的保障,但是如果我們內心過的不快樂,心情整日壓抑痛苦,精神世界灰暗無光,那麼擁有外在的東西多麼得美好,也是無法給我們增添任何喜悅與快樂的。
一個人真正的快樂,一定是精神的富有、內心的充實、生活的平靜和幸福,這纔是永恆的幸福,雖然平凡平淡,但是我們卻享受着每一個美好的日子,直至老去,或許這纔是一個人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吧。
所以,我們不必過於苛刻自己、也不要總是要求自己完美、更不要遇到事情了,總是拿事情和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那樣是不值得的,也是愚蠢的。
人最智慧的莫過於懂得時刻原諒自己和放過自己,不管遇到什麼,都要有這種樂觀的態度,那麼我們必然不會被情緒所困。
寫到這裡,再來說說“爲什麼李玟家裡人沒有留意她這個問題?難道不知道李玟會做極端的事情嗎?”
家裡人,肯定是有擔心的,但是由於家裡人缺乏對抑鬱症的瞭解,疏忽了諸多問題,尤其是細節上的,因爲有一種抑鬱症叫做:微笑抑鬱症。李玟把痛苦都隱藏在了自己的心中,而把外在好的、積極的、樂觀的、沒事的、笑容的,都呈現在了外面。
在所有人,包括家裡人都不會認爲李玟會走上這一步時,意外發生了。
這或許她的家裡人也是未曾想到的吧?我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抑鬱症有時也會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突然掀起巨浪,然後狠狠地給了我們所有愛TA的人一擊。李玟或許就是如此吧。她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了,只待一個機會了。
李玟因爲抑鬱症走了,我一點也不意外,如果不是抑鬱症,我倒是頗爲驚訝。這並不說我是冷漠無情,而是抑鬱症足可以把一個人硬生生地摧毀,我自己就是一名過來人,早些年也是重度抑鬱症,差點也跳河了,好在我的理智拉住了我,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與極端。
假設那一刻我沒有戰勝呢?是不是就是不一樣的結局了呢?或許那些走上輕生道路的人,在那一刻,沒能清醒過來,或者說理智沒有佔據上風,瞬間做出了傻事。
但是事後他們一定是後悔的。就如,我們在行使決定行爲的那一刻,本能求生的慾望,會達到極限,那是本能啊,那也是真的後悔了啊!
可是機會,還會給我們嗎?或許遲了!或許幸運再次會降臨身邊。而李玟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搶救了兩天多,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了,留下遺憾的淚水在天堂。
那麼李玟的悲劇可以避免嗎?如果時間倒回去,李玟有救嗎?答案是肯定的。是一定的!
可惜家裡人不懂抑鬱症!或者確切地說在抑鬱症上,處於欠缺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做不到對抑鬱症患者走心與呵護性地陪伴!
若是不傷心到了極致,誰會去做傻事呢?
婚姻的不幸,加上9次試管嬰兒的失敗,以及外國老公在婚姻裡的背叛,這哪件事情都足以摧毀一個人,更何況這是李玟,一個那麼愛她老公的李玟。
婚姻的不幸早已耗幹了她,腿的疾病也早已把她折磨得身心疲憊了,先前還患有乳腺癌,但已經好了。
在這麼多事情的打擊下,如果有個愛她的人,比如她的老公能夠多給她一些關心與呵護,多陪陪,並在情感上與精神上,給予無微不至的支持與呵護,那麼李玟就一定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可是此時的老公,早已在她的心裡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傷痛和陰影,早已靠不住,所以僅有的精神港灣都沒有,失去了,又能再依靠誰?留給自己的只有無止境的絕望。
退一萬步講,假如家裡人也能在這件事情上,多點留意和關心,做到積極地干預和做好心理準備,那麼李玟可能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因爲,抑鬱症患者的內心,最需要還是能量與力量,我們明知道抑鬱症患者存在自殺的風險,爲什麼不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在生活上和細節上多多去留意,照顧對方。發現不對,及時坐下來談談心和鼓勵鼓勵,引導患者釋放和傾訴,也是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的。做好了這些,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所以,我們應該多學習一下,尤其是抑鬱症家庭,及早地學習一些干預知識和陪伴技巧,不是壞事,我們不希望用到它,但是萬一來了,我們可以從容應對。
-end-
作者:阿秋,心理諮詢師、重度抑鬱症康復者。
《家屬指引》和《走出心魔》前者是指導家屬如何去幫助焦慮抑鬱症患者渡過難關的指引書籍!後者則是幫助焦慮抑鬱症患者,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它們都能陪你一起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