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北市一號糧倉」 老房子耗資3900萬整修全新回歸

歷史建築「北市一號糧倉」修復再利用工程耗資約3900萬元,去年12月啓動,耗時8個月全面性細節檢修。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今年初被登錄爲歷史建築的「北市一號糧倉」,民間企業歷經8個月、耗資3900萬元修復再利用工程,昨天全新迴歸,新空間推廣飲食文化且結合藝文展演,攜手公益組織即日起至明年1月推出「松山交點」畫展,部分展覽收益將捐贈成大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

「一號糧倉」承載日治時期政府對米穀生產及輸出管制的歷史,經文化局今年1月3日重新登錄歷史建築爲「北市一號倉庫」。

北市2013年率先全國首創「老房子文化運動計劃」,立偕生活文化團隊是首批投入團隊之一,2013年投入、2016年對外開放營業,經過9年使用契約屆期,文化局重新對外公告招標,經評選,該團隊取得經營並投入修復及再利用經費。

立偕生活文化團隊投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劃2.0」,去年12月啓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耗時8個月全面性細節檢修,包含建築物屋頂天窗、防水層、木構架、蟲蟻防治及廊道集水盆、廊道受潮木柱等因歲月留下的損壞;再利用部份則增設無障礙設施,如樓梯升降椅的安裝,讓建築兼具歷史風貌保留、符合現代使用需求。

文化局說,立偕生活文化團隊以「一號糧倉」品牌再次對外開放營業,營運環繞五糧「食糧-飲食文化、物糧-地方創生、心糧-共學成長、金糧-臺灣風土、愛糧-文資保護」,不只推廣中式茶飲、臺灣風土咖啡,也在餐飲空間策展,利用複合空間舉辦共學廚房、年度文資論壇,去推廣藝術、食農教育、傳承文資保護精神。

文化局表示,立偕生活文化團隊投入老房子文化運動十餘年,此次攜手公益組織「點點善」推出「松山交點」展覽,結合藝術與公益,邀請身心受限者與知名藝術家合作創作,展期即日起至明年1月5日,部分展覽收益將捐贈成大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持續支持社會身心受限者共創計劃。

歷史建築「北市一號倉庫」歷經8個月、耗資3900萬元修復再利用工程,即日起全新迴歸。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歷史建築「北市一號糧倉」新風貌,經營團隊盼將喝茶文化帶入年輕世代,並將茶融入臺菜、甜點、飲品中。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