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圖照進現代生活:《北京歷代方誌圖匯》
中國的文化延續性是依靠歷史來傳承和證明的,中國人崇史、考史,甚至把歷史作爲通俗文學的文化來源。比如說《三國演義》《封神榜》等等,都是元明以後市民文學非常發達,知識分子把歷史改編成市民喜聞樂見的小說之後,最終流傳到了今天。不過,要人認認真真地學習歷史,就不能只看小說,還要看專業的書籍。甚至不能只看文字,還要研究歷史地圖。
這是爲什麼呢?北京大學歷史學的泰斗鄧廣銘先生告訴我們,研究中國的歷史,要掌握“四把鑰匙”:職官制度、歷史地理、年代學、 目錄學。歷史地理是其中很特別的一把鑰匙:比如,古代的地名和現在的地名未必一樣,比如北京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就叫北平,明清時期叫京師順天府,元代叫大都,晉代叫中都,遼代叫南京析津府,要把這些不同的名稱和同一個區域對上號,需要專門的訓練;再比如,一座歷史城市在當時的交通地位、經濟產業地位、軍事戰略地位等等,也都是歷史地理的學術範疇。有些問題,單純看文字也許難以理解,一到地圖上就可能呈現出原本意想不到的歷史脈絡。
瞭解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的“小”歷史時就更是如此。文津出版社的《北京歷代方誌圖匯》就是我們瞭解北京歷史的一把鑰匙。全書彙集了四十種方誌文獻的地圖267幅,類別上涵蓋了疆域、城郭、治所、廟壇、學宮、官署、水利等等,還選擇了老照片31幅作爲附錄,配合地圖使用拓展了所記錄的歷史信息。
比如,收錄地圖中有一張光緒年間的《順天府屬總圖》,內容是清代順天府的城市、山脈、河流、長城的位置。前一段時間華北地區天降大雨,很多地方洪水氾濫成災,對照這張《順天府屬總圖》,我們就可以瞭解清代晚期的河流走向,如果結合清末民國時期史料記載的華北洪災的情況,就能大致判斷出當時洪水的走勢和成災的大致原因。如果結合現在的水文地圖,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共和國在華北地區建設大大小小的水庫構成的水庫體系的作用。從經濟的角度,可以結合清末民國內河航運的記載,理解華北地區的河流基本都流入海河,天津在鐵路時代之前,通過河運在華北乃至全國的經濟中發揮什麼作用,從而理解京津冀在歷史上的密切聯繫。
我有一位同事,是京東北順義人。在民國四年本、康熙年間編纂的《順義縣圖》(圖爲民國四年新繪)中,他一眼就找到了家鄉的位置。圖中標註了清末順義各個鄉鎮的特產,他一邊看圖一邊評點,某地現在是何種樣貌,特產早已改變,或者延續傳承至今。待看到牛欄山,他不禁感慨,說牛欄山富有石灰,品質上乘,已經開採了多年,山體已經不復當年的規模,沒想到民國年間的地圖上就已經標註了這一特產。這種在古地圖上體會家鄉歷史變遷的體驗,我想也是現代社會智識生活的重要部分。
古代地圖不像現代地圖那麼精確,很多地方在今人眼中不過是“大概其”,但是承載的歷史信息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想無論是專家研究還是個人品味,都能發揮作用、體現價值。如果能身臨其境,探索古地圖記載區域的今天,我想這就是讓“文物活起來”的一種個人追求吧。
作者 | 王 超
編輯|楊逸塵
審覈|王 超
本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