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爭議諾獎得主(一) 1918「化武之父」弗裡茨哈伯

出生於普魯士王國佈雷斯勞(現爲波蘭弗羅茨瓦夫)的弗裡茨哈伯,從小就對化學感興趣,曾就讀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和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等名校,並在唸書期間前往工廠實習。1891年從洪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在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y of Karlsruhe)物理化學系得到了一個助教的位置。在此任教期間,與同事卡爾·博施合作,發明透過高壓高溫將氫與氮轉化成氨的方法,後世稱爲哈伯-博施法,兩人因此技術於1918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哈伯的新技術讓農業發展更進一步,過往僅能依靠天然氮肥礦產資源的人們,透過哈伯-博施法制成人工合成氨,不僅讓糧食生產量大幅增長,更有研究機構認爲,此技術養活了地球上將近一半的人口。但獲得化學獎後,哈伯卻在一次世界大戰(WW I)期間,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生產氯氣和其他毒氣,並使用於塹壕戰戰爭之中,造成近百萬人傷亡。但哈伯認爲,雖然海牙公約早在1907年就開始取締毒氣,他的行爲是爲了讓戰爭提早結束。

擁有兩次婚姻的哈伯,家庭生活也和他的學術經歷一樣特別。元配克拉拉·伊梅瓦爾(Clara Immerwahr),第一位在德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女性,也是一名化學家。兩人於1901年結婚,並育有一子赫爾曼·哈伯(Hermann Haber),卻因爲丈夫從事化武研究而痛苦不已,最終在1915年於柏林家中舉槍自盡,終年44歲。克拉拉逝世2年後,哈伯再娶夏洛特(Charlotte Nathan)爲第二任妻子,兩人育有一子一女,但最終在結縭10年後選擇離婚。

事實上,讓哈伯真正感到無奈的並非化武,而是由他發明、以氰化物爲基底的齊克隆B消毒劑(Zyklon B),原先用於農業和生活上殺蟲之用,卻在納粹黨(Nazi)上臺後,變成在奧斯威辛(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等死亡集中營做爲種族大屠殺的工具之一,也讓發明者哈伯於1934年因心臟病逝世後,間接地與納粹那段黑暗歷史連上線。哈伯逝世後,骨灰與元配妻子合葬於瑞士,二任妻子與子女去了英國,但遺憾地是,移居美國的長子赫爾曼於1946年,和其母親克拉拉一樣,選擇以自我了斷的方式離開人世。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