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美中爭高科技霸權 臺積電兩難

文/洪寶山

如何解讀臺積電5月15日宣佈赴美設廠的利弊呢?第一,時間點趕在5月20日的蔡總統就職典禮之前的敏感時刻,如果將來美國沒有給臺積電成本上的優惠的話,那就有可能是給了政治上的優惠,這等將來再回頭看就知道了。

第二,九年120億美元的計劃,顯然是臺積電以拖待變的策略,再從2021年動工的這個時間點來看,就知道臺積電想看看川普到底會不會連任;如果不會連任,那麼很有可能這個投資案還有變卦的可能。

第三,量產的時間是2024年,同時間的臺灣台積電南科廠預估已經推進到三奈米或一奈米,也就是說,臺積電依舊維持海外技術至少落後本土兩個世代以上,宣示「臺灣優先」的立場。

臺積電赴美設廠 臺灣可能有人才消費的流失

第四,該廠規劃每個月產能二萬片,熟知半導體行業都知道,一座晶圓廠的最大產能是三萬五千片,而亞利桑那廠卻只開了57%的產能,從這個角度可以大膽的推估,這是預防美國政府沒有積極的給成本優惠所採取的「少做少賠」的策略。

第五,直接創造一千六百人以上的工作機會,但是這句話的背後意思是,臺積電有可能派遣數百,甚至上千名工程師赴美進行指導,而這些工程師有可能拿到綠卡,從而定居在美國,也就是說有臺灣有可能流失一批高消費能力族羣。

第六,臺積電的相關供應商,如設備與封裝等,也會跟着過去亞利桑那州就近服務,同樣也是人才與消費的流失。

第七,也是大家最關心的持續供貨華爲的議題,是否因爲「輸誠」而得以化解,很不幸的是,就在臺積電宣佈赴美投資計劃的幾小時後,美國商務部發布兩條聲明,第一條是美國將華爲對美國企業銷售通訊設備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也就是至8月13日,但暗示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延長許可。

第二條更是讓半導體業內震驚,美商務部稱,基於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計劃,限制華爲採購那些採用美國技術和軟體並在美國海外製造的晶片,並給予120天的緩衝期(此爲臺積電限令)。並且要求利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半導體必須先取得許可證才能賣給華爲。

針對這一點,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事務的國務次卿克拉奇在電話中被記者問到能否保證臺積電可以取得許可時說:「關於這件事沒有任何保證。」據業界人士表示,華爲爲了把握一百二十天黃金緩衝期,已緊急對臺積電追加七億美元訂單,產品涵蓋5奈米及7奈米制程,使得臺積電相關產能塞爆。

美商技術領先優勢穩定性 短期間難替代

這下華爲海思GAME OVER!爲什麼呢?按美國最新政策,只要採用美國的技術和軟體,無論是在美國國內(這目前已經限制)還是在境外,在爲華爲代工之前,都要申請許可證。雖然半導體的技術和設備方面,除美國之外的國家也有涉及,但是美國涉入的廣度和深度毫無疑問是排在第一位。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目前美國廠商佔據半導體設備市場約40%市佔率,其中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清洗、檢測等關鍵技術方面,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科磊等美國廠商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和穩定性,經過了長期量產檢驗,因此短期內難以替代。

在EDA軟體方面,目前IC設計的EDA工具仍基本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國公司壟斷,短期難以完全替代。基本可以這樣說,全球還沒有一顆晶片可以完全不使用美國的設備、軟體和技術而生產出來,無論是目前最先進的七奈米,還是最成熟的0.18微米,無論是8吋晶圓廠還是12吋晶圓廠。這不僅涉及手機晶片,而且還涉及5G基站伺服器、人工智慧、安防晶片,影響範圍相當廣。

換言之,果然如川普日前所說的:「將切斷與中國大陸所有關係」,當然!既然做到趕盡殺絕的地步,試問中國大陸能不反制嗎?中國大陸外交部聲明表示:「川普政府的行爲,摧毀了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環球時報報導,美方最終實施上述計劃,中方將予以強力反擊,中方可能使用的具體反制選項包括:將美有關企業納入中方「不可靠實體清單」,依照《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和《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對高通、思科、蘋果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暫停採購波音公司飛機等。

5月15日5G晶片龍頭高通股價跌5.13%,全球半導體前五大設備商(除東京威力科創外),科林研發大跌6.38%、科磊跌4.82%、應用材料跌4.39%、艾司摩爾跌3.31%。

值得一提的是,5月15日的臺積電臺股收盤漲1.71%(一廂情願),但晚上的ADR跌4.41%(美夢破碎),尤其是ADR的走勢擺明了就是頭肩頂型態的右肩,顯然投資界擔心少了華爲20%的營收,再加上東西方企業文化的差異,以及員工與供應鏈管理等問題,臺積電未來的獲利成長將受到拖累。

華爲短期有壓 長期最強備胎─中芯國際

那麼華爲就無計可施了嗎?美國的新措施影響性就是華爲海思短期內不能自己設計,但可以從南韓的三星、臺灣聯發科、中國大陸展訊購買晶片來生產手機。只是這些晶片與華爲現有產品的適配性,以及美國是否會進一步圍剿,目前尚不得而知。

此外,自從2018年中興通訊被美國列入拒絕清單後,華爲就積極大量儲備電子零組件,從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2018、2019年期間,華爲的存貨大幅增加,2018年原料佔存貨比重達到近年的高峰值37.5%,2019年存貨佔收入的比重達到新高的19.5%,估計短期內雖然華爲承受營運上的壓力,但還不至於立即斷貨

長期來說,做爲華爲最強的備胎─中芯國際,5月15日公告新的增資案,中國大陸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對中芯南方(14奈米)分別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注資有利於中芯南方建立更大規模的14奈米及更先進技術產能,也有利於中芯國際14奈米產能初期高額折舊攤提帶來的虧損。

華爲的麒麟710A與榮耀Play4T晶片就是採用中芯國際的14奈米制程。中心南方三月底產能爲一個月四千片,目前14奈米爲一個月六千片,年底將達到一個月1.5萬片,通過本次增資,計劃擴大至一個月3.5萬片。

中國加速自主化進程 荷蘭ASML無錫設光刻機基地

直觀來看,似乎美國的封鎖措施並無法讓華爲束手就擒,但理論上來說,中芯國際一部分產品可能也會受「使用美國境外被列入管制清單(CCL)的半導體設備直接生產的產品」條款限制,除非中芯國際使用的是非美設備。

所以中國大陸已經深刻的瞭解到半導體全面「國產替代」自主化的進程必須再加速,例如透過這次中國大陸對荷蘭的疫情紓困,5月14日艾司摩爾宣佈與江蘇無錫市高新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設立了光刻機設備技術服務基地,艾司摩爾將建設專業團隊技術中心,從事光刻機維護、升級等技術服務,換言之,目前真正卡住華爲晶片自主的門檻只剩下美國壟斷的IC設計的EDA工具。

插個題外話,臺灣親中還是親美?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訪問了超過一千名臺灣成年人,在這之中有將近70%的受訪者對美國抱持好感,而對中國大陸則是隻剩35%。但美國是個把自身利益擺在道義之前的國家,從這次疫情就可以驗證,先是臺灣口罩換防護衣原料,結果是用錢買防護衣原料,然後不敢帶頭提支援臺灣入WHO議案,只用口水支援臺灣,再到臺積電設廠,卻不保證能持續供貨給華爲。

去年打貿易戰的第一階段協議,挺港人反送中,等到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後,反送中的背後金主黎智英就被抓了。臺灣會不會像香港一樣,等到美中貿易第二階段協議簽署之後,就自己收拾爛攤子了,時間會證明一切。但指望臺積電作爲護國神山,避免臺海發生戰爭的想法,在5月15日臺積電宣佈赴美設廠之後,應該醒一醒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3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