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三十年 濮存昕:輕舟已過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李白》三十年 濮存昕:輕舟已過

中新社記者 高凱

26日晚,濮存昕飾演的李白再度站在首都劇場的舞臺,這部經典劇目在當晚迎來首演三十週年。

如同李白在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程度,在衆多話劇觀衆心中,《李白》也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部經典。該劇從1991年首演,到1993年第三屆文華獎上一舉摘得劇本獎、導演獎、舞美設計獎、表演獎和演出獎五項大獎,再到如今每次上演都場場爆滿,話劇《李白》用30年時間成就了一部舞臺經典。而對於濮存昕而言,與“李白”相伴的30年,“是在讀懂他,也是在明白自己。”

雖然是講觀衆熟悉的李白,但這部戲的角度又與大衆熟知的詩人有所不同。作者郭啓宏恰恰放棄了李白飛揚恣意的一面,選擇了他人生的晚年階段,講述他一腔報國情卻深陷權謀後的無奈,以及對於“出世”與“入世”的兩難抉擇。

濮存昕認爲,這樣的角度,既飽含了浪漫的詩情,又夾雜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李白身上,體現出中國文人的風骨和中國文化的氣質。

對於在舞臺上塑造了衆多經典人物的濮存昕而言,“李白”這個角色意義頗有不同,濮存昕的父親、北京人藝著名導演蘇民生前曾指出,“李白是他(濮存昕)一生重要的里程碑。這裡既有他個人的努力,也有機會對他的垂青。他是很幸運的。”

“我在塑造李白,李白也在塑造我”,濮存昕直言,“演了30年,從開始演他的滿腔悲憤,到現在演他的返璞歸真,使我對於人生和藝術有了新的體悟。”濮存昕自言已經與人物分不開,在他看來,對生命和自我的探索,對藝術發自本真的熱愛,讓自己每一次上臺,都能是新鮮和刺激的。“我對李白的理解是一片赤誠,輕舟已過,這也是我對創作的態度。”

“在這個舞臺上,我們表現了李白精神上的糾結痛苦,很重要的也表現了他的那種‘輕舟已過’的氣韻,這一點我越來越有感觸,李白的‘輕舟已過’也是我們這個戲的藝術狀態。”濮存昕說。

濮存昕坦言,30年的陪伴,這一輪演出之後,也到了自己和“李白”這個角色分別的時候,“最近幾年我總說演不動了,這一次演完,是真的要分別了,今年是最後一年。”

“首先是這個戲對體能要求還是很高的,加上我關節本身有一些問題,真的覺得很難堅持了,另外,想要在情緒上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可能更難了。我認爲演員真正投入創作的時候,實際上是要從世俗生活中間離出來,直覺是創作的本質,要找到某種即興的狀態,然而對於我而言,30年可能也有了太多既定。”濮存昕說。

劇中李白妻子宗琰的扮演者龔麗君與濮存昕搭檔30載,共同成就了一段舞臺紀錄,對於濮存昕的“李白”,龔麗君給出行內最高評價——“演到‘家’了”。

26日晚首都劇場的舞臺上,李白再一次遭遇種種淒涼晚景,再一次深陷選擇糾結,而這一切又始終伴隨着這位偉大詩人“輕舟已過”的灑脫個性,令觀衆既嘆亦慕。濮存昕的表演舉重若輕,不着一絲痕跡,如果說演員與角色可以相融,那麼當晚的濮存昕已成爲李白。(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