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把移工當萬靈丹 政府淪低薪幫兇

旅宿業員工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疫後缺工已成各行各業常態,舉凡客運駕駛、工程人員等,除了面對同業競爭,還要防止其他業別搶人,業者幾乎想方設法提高待遇、獎金留才,反觀旅宿業去年起多次喊話開放聘用外籍移工,並稱已提高薪資仍找嘸人,但追根究柢仍是調薪幅度不夠吸引人。

客運業者面臨駕駛缺工,將薪資門檻設定在五萬元,積極爭取開放中階人力,反觀勞動部今年八月開放僑外生從事中階房務工作,原先薪資門檻設爲三點三萬元,觀光署爭取後,薪資門檻竟降至三點一萬元,討價還價的薪資條件,如何證明業者願意提供「好待遇」?

據勞動部一一二月七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排名倒數第四的是清潔及家事工作人員,含建築清潔工、房務人員,月薪僅兩萬九七六三元,連三萬元都不到,明年拍板的最低薪資已來到兩萬八五九○元,即便引進移工也離現行平均薪資不遠,該薪資是如何期待本勞願意投入相同工作。

面對旅宿業缺工,交通部長陳世凱近日稱僅開放僑外生仍不夠,且業者已調高薪資,會繼續與勞動部溝通爭取。但從勞動部統計資料來看,今年八月開放僑外生從事中階房務工作以來,申請人數掛零,凸顯並非僑外生不夠,而是僑外生根本不想做。

事實上,僑外生來臺大多希望有更好的發展,如進入臺商公司再派駐回母國,並非想在臺灣從事藍領工作。旅宿業因各項成本增加,加上國旅熱度消退,無法提高待遇是結構性問題,但政府解決缺工問題缺乏配套,將開放聘用移工當作萬靈丹,此舉恐怕只會成爲助長臺灣低薪環境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