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增設電梯補助 去年僅12件

臺北市超過30年的老屋佔全市比例超過70%,伴隨超高齡社會來臨,有許多長者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行動相當不便。(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有70%房子屋齡超過30年,伴隨超高齡社會來臨,許多長者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行動相當不便。市議員曾獻瑩11日表示,北市8萬棟老宅,去年僅12件申請增設電梯補助,成效不彰。北市都更處迴應,市府推動老宅外牆拉皮、增設電梯和補強結構,今年至今有2案審查中、5案施工中,目標完成15案,將滾動檢討申請程序、加碼補助並提供專業輔導,提升申請意願。

都更處設有「老舊建築物增設電梯」補助規定,每座電梯補助總工程經費60%,上限300萬元,對於都更整建或維護策略地區,包括東西門戶計劃、重要景觀軸帶和商業廊道周邊,補助總工程經費提升至80%,上限480萬元。

不過,曾獻瑩發現,北市進入超高齡社會,都更又遙遙無期,許多行動不便長者住在老宅裡,電梯需求逐年提高,全市8萬棟老宅去年僅12件申請增設電梯增設,他質疑補助立意雖好,但成效不彰。

曾獻瑩指出,民衆申請不踊躍的原因,可能包含因電梯增設基地空間不足、經費不足或1樓住戶反對,導致社區增設電梯難以取得共識,都更處應持續協助推廣,幫助社區解決困難,降低整合阻力。

文山區樟文里長林淑珠說,裡內幾乎都是老舊公寓,通常是長者已經不太能行走時,纔開始討論是否興建電梯,但同棟的年輕人不願分擔費用而不同意,甚至有老宅終於做好電梯,長者身體狀況已無法使用。

林淑珠感嘆,很多民衆擔心房子結構老舊無法支撐電梯,選擇直接將長者送去長照或日照中心,也有年輕人不敢讓長者單獨在家裡,但又沒能力送到安養中心。

都更處迴應,北市推行老宅整建維護補助政策以來,包括外牆拉皮、增設電梯和結構補強,共累積312件申請案,覈准補助197件,完工撥款金額共2億7448萬餘元,今年至今有2案正在審查、5案施工中,目標完成15案。

都更處強調,整建維護補助將持續透過實體說明會、網路平臺、大衆捷運月臺電視廣告等多元管道推廣行銷,對補助措施會逐年滾動檢討簡便程序、加碼補助並提供專業輔導,滿足民衆需求提升申請意願,但整建維護仍有賴社區整合共識、自籌經費,再搭配政府補助資源才能順利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