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不必為柯文哲太入戲

京華城容積率案延燒,臺北前市長柯文哲(左三)涉圖利遭聲押禁見。記者吳凡亦/攝影

臺灣在八月份政治新聞多圍繞在柯文哲與民衆黨政治獻金、政黨補助款瓜葛上。區區一、兩億元,竟弄得臺灣第三大黨人仰馬翻、滿臉豆花,讓人對該黨政治前景看衰。

檢調在八月三十日出手,先是因京華城案兵分四十八路大陣仗搜索,因被列爲被告,廉政署約談柯文哲,後北檢傳喚柯接受復訊,演出柯拒絕、當庭逮捕、駁回律師聲請提審、聲請羈押禁見戲碼。至九月二日凌晨三點,裁準柯文哲無保請回;再經檢方抗告,至四日,臺灣高等法院撤銷臺北地方法院無保請回的裁定,臺北地院於隔日開庭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期間,民衆黨於八日晚間在立法院前舉辦大型聲援活動,柯律師團九日發聲明指柯表明不抗告,同日檢首提訊柯文哲逾三小時,傍晚還押北所。

由於柯早就因京華城案烏雲罩頂,再加上政治獻金案遭到綠營猛攻,人設崩壞,而柯自知是賴清德競選連任大敵,檢調一連串大動作,再由民進黨民代、綠媒、側翼不斷放出諸多似真還假的不利消息助攻下,循正常司法途徑,要全身而退已不可能,目前應對策略似是鎖定「政治迫害」,累積政治資本,以扁案爲範本,且戰且走。

國民黨在總統大選藍白合破局後大傷元氣,雖有部分北市議員對柯砲聲隆隆,惟因在立法院需要白營支援,纔可能對執政黨有所制衡,藍營立委們對落難的白營採取哀矜勿喜態度,留取未來合作空間。因此現在綠白之間水火不容,藍白之間關係相對緩和。

放眼未來,主戲是柯文哲與檢調攻防。假如檢調在京華城案中先「押人取供」,又以圖利犯行重大爲由聲請羈押獲准,卻拿不出讓柯文哲一槍斃命的收賄證據,柯即使因圖利罪遭判刑,也難杜「政治迫害」悠悠之口。同時,柯雖在政治獻金案「識人不明、用人不當」,大公無私的人設崩壞,但不涉刑責,仍能讓相當一部分「小草」不離不棄,使民衆黨保有一定政治能量。

因此,在民衆黨仍爲可觀的第三勢力情況下,未來國民黨舉步維艱,必須步步爲營。首先是重中之重的總統大選,預計柯不會缺席;但審視柯在北市八年政績以及大選藍白破局作爲,再加上政治獻金案暴露出的小眉小眼,很明顯不適合擔任共成大事的搭檔,因此必須思索如何擺脫上次大選藍、綠、白三方角逐,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困局。

柯文哲自己認爲「民衆黨的支持者有中間、年輕、高教育特色」。根據長期觀察臺灣選舉的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一度超過兩成的民衆黨支持率,現在應該已經減半,大概還留一成左右的鐵粉」,有相當的可信度。柯的鐵粉,可能大半是國民黨拙於爭取的年輕人,所以無傷大局;另外流失部分,多是必須以清晰的理念和理性務實的政策目標才能打動的中間選民。如果藍營連自家立委認爲「奧運羽球金牌是中國人的光榮」、女藝人臨場說「我是成都人」,都怯於挺身護衛,則會讓人失掉支持動因。

另一方面,以賴清德好勇鬥狠的性格,在司法獨立性存疑下,不難想像柯文哲恐將以圖利京華城兩百億元而遭重判、鋃鐺入獄並喪失競選資格,其鐵粉流向,也將成爲下次總統大選最大的變數,而爲兵家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