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廳觀察丨東盟國家掀起訪華熱潮 釋放維護地區穩定信號
3月31日至4月2日,印度尼西亞當選總統普拉博沃訪華。緊接着,老撾副總理兼外長沙倫賽、越南外長裴青山、東帝汶外長賁迪拓於4月2日至5日分別訪問中國。此外,泰國公主詩琳通於4月4日至10日訪問中國。一系列友好訪問,彰顯了有關國家重視發展對華關係的積極意願。另一方面,在菲律賓依仗外部力量支持,頻繁炒作南海問題的背景下,此輪東盟地區國家掀起訪華熱潮,更是在用實際行動向陣營對抗說不。
相互尊重 合作共贏是鮮明印記
正式當選印尼總統僅11天后,普拉博沃首次出訪選擇中國,強調願延續佐科總統的對華友好政策,推進兩國關係更加全面和高質量發展。這次被視爲"超常規"的訪華之旅,充分體現中印尼關係的高水平。兩國關係持續向前的關鍵,正是在於堅持戰略自主、堅持互信互助、堅持合作共贏、堅持公平正義。對於加強對華合作,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認爲,印度尼西亞和中國有潛力在區域合作框架下,爲實現更廣泛、更大的合作作出貢獻,助力地區的發展與繁榮。他認爲,雙方需要將這種潛力變爲現實。而在過去40年裡中國一直致力於此,印度尼西亞願意同中國攜手前行。
除了印度尼西亞當選總統普拉博沃之外,就在本週,多位東南亞國家高層人士先後訪華,表達對中國的高度重視和繼續發展對華友好的積極意願。
老撾副總理兼外長沙倫賽表示,老撾與中國命運與共、志同道合。作爲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將同中方密切溝通配合,攜手推動東亞合作進程。
東帝汶外長賁迪拓表示,東中關係始終在互信互利基礎上發展。東帝汶致力於加強對華友好合作,期待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越南外長裴青山則表示,越方始終視中國爲越南對外政策的頭等優先和戰略選擇,願同中方妥善管控分歧,積極推進海上合作和"南海行爲準則"磋商,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中國駐越南大使熊波在接受總檯《藍廳觀察》記者採訪時提及,越方領導人經常強調,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兼具越南外交所有優先方向、優先因素的國家。熊波大使認爲,這樣的高層認識正逐漸轉化爲越南社會的普遍共識。而在東盟其他國家,這也具有一定普遍意義。他指出,東盟國家普遍認爲,在這衆多夥伴關係當中,中國-東盟合作最成功、最務實、最有活力,走得最快、最紮實。
美國挑動對立 不得人心
近期,在美國的慫恿支持下,菲律賓政府在包括中國黃巖島、仁愛礁等島礁問題上頻繁挑釁,導致南海局勢緊張。
然而早在2002年,中國就推動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國家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爲宣言》,有力維護了南海和平穩定。目前,中國正與東盟各國合作,積極推進"南海行爲準則"的磋商。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向總檯《藍廳觀察》記者介紹了目前"準則"磋商取得的進展。他介紹說,從2017年開始,中國和東盟國家就"南海行爲準則"磋商完成了單一磋商文本、框架文本,並完成了第一輪、第二輪的審讀。目前已啓動案文三讀程序。去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落實《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第21次高官會,也是爲了落實《南海各方行爲宣言》,推進"南海行爲準則"磋商。今年3月,在印尼還召開了落實《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第42次聯合工作組會。各方繼續推進"準則"案文三讀,並對今年工作組工作計劃安排達成共識。
實踐證明,南海能保持和平穩定,離不開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作出的努力,殊爲不易,彌足珍貴。而美國挑動對立的企圖,也並未獲得多少支持。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盟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顯示,中國繼續被視爲在經濟和政治上對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對於若不得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假設,今年有更多受訪者選擇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向總檯《藍廳觀察》記者表示,"選邊站"中國的比率要高於"選邊站"美國的比率,這個風向並不是說在衝突的時候我站哪一方,而是說東南亞國家更傾向於中國所堅持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種理念。美國一貫企圖在東南亞利用南海問題,把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分隔開。除了菲律賓有所響應之外,其他國家都跟中國保持了非常好的聯繫。其中最珍貴的經驗就是,中國和東盟不僅找到了制度性開放合作的方法,也找到了制度性剋制衝突、管理風險的一些具體方法。
亞太不是地緣政治的棋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一個月內三度表態,稱馬來西亞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感興趣,他更批評一些西方國家存在"恐華症"。中方多次強調,發展是亞太地區永恆的主題,奉勸某些域外國家不要挑事生非,製造陣營對抗。此次多個東盟國家重要人士密集訪華,更是釋放了加強同中國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明確信號。
去年,中國與東盟連續第4年互爲最大貿易伙伴。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3.0升級談判正有序推進。同時,今年還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雙方全年將共同舉辦200多項活動。中國-東盟合作不斷深入,成爲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發展繁榮的重要支柱。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雙向奔赴",也再次有力印證,亞太是合作發展的熱土,而不是地緣政治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