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首次國慶文告 趙春山:四平八穩意在「避險」
資深兩岸關係學者趙春山10日接受訪問時,表示賴清德總統的國慶文告「四平八穩」。(記者廖士鋒/攝影)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就職後首次國慶文告,各界高度關注兩岸部分的論述與定位,而資深兩岸關係學者趙春山評價這次文告「四平八穩」,並沒有採取攻勢,凸顯賴清德意在「避險」,他也預期,兩岸關係不可能因這次講話有所突破。
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10日上午在辦公室接受少數中外媒體聯訪時,針對賴總統國慶文告進行深入分析。他指出,這次賴的談話「四平八穩」、「穩定壓倒一切」、訴諸團結爲主,這次大陸會聽得比較不爽的內容,大概就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代表臺灣人民」而已,雖仍強調互不隸屬,但就「到此爲止」了,也「沒有意外」,其餘兩岸論述並沒有尖銳的語氣,也看不出來會往「法理臺獨」方向走。
趙春山認爲,這篇演說是採取「守勢」,主要講給臺灣內部與美國聽,也沒有期待大陸會做出積極的迴應,他提到,賴談話最後的「四個不變」很重要,說明不但沒有刺激大陸,反而對大陸方面有一些期待,比如期待能共同討論一些非傳統安全的問題如氣候變遷、呼籲大陸結束俄烏戰爭與中東問題、希望兩岸共同承擔國際責任,等於是「把球丟給了大陸」。
至於演說內容對兩岸與國家定位,把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臺灣這三個概念「有機地結合起來、聯繫起來」,趙春山認爲這是希望能夠彈性解決認同問題,因爲在當前時空背景下,「安內變成首要課題」。
趙春山指,目前的時空背景是,民進黨並非全面執政,在野黨掌握國會多數,再者於美國大選前,也不希望國慶文告變成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借題發揮的選舉變數,第三是民共沒有互信、兩岸高度緊張、未來數年是中共政治關鍵時期。就此背景下,趙春山認爲,賴清德知道未來四年是臺灣正處在一個歷史的轉捩點上,所以需要團結,要「把屋子打掃乾淨」。
就兩岸關係上,趙春山預期,兩岸關係不可能因爲這次的講話會有重大的突破,還是要看中美關係,他認爲,賴清德並非要跟大陸「劃清界限」,因爲他提到中華民國、提到武昌起義,也不是要「脫鉤」,而是要「避險」。
他分析,美國對這次國慶文告「一定是肯定的」,主要是看大陸怎麼反應,只要「不要更壞」就好。至於北京會怎麼做?趙春山認爲會等到美國總統大選結束,而在此之前,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既有對臺作爲還是會持續,兩岸維持「兩個穩定對手間不穩定的共存關係」(an unstable coexistence of two stable adversaries),但變成熱戰的可能性不大。
至於本報記者詢問賴清德這次的國慶文告,與就職演說內容、黃埔軍校百年談話,八二三炮戰66週年談話,還有臺灣人民自救運動60年、璦琿條約、「祖國說」等談話相比,好像有一個轉折,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
對此趙春山迴應指,民進黨時代的每次重大的演講,包括就職講話,幾乎事先都會讓美國知道,雖然賴清德的就職演說美國表示支持,但是趙春山「有根據」地透露,「美方覺得『有一點意外』」。他也認爲美國當然希望這次(國慶)能夠「不要有意外」,所以他判斷會「關切」,至於我方國安會內部,雖有鷹派與鴿派的意見,但這次鷹派聲音則並沒有出來,「被壓制」。
趙春山引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在回憶錄的說法指,柯林頓認爲,兩岸領導人只要少說幾句,就相安無事,說越多問題越多,跟中東恰好相反。趙春山解讀這也是這次賴清德沒有提到「中華民國憲法」、「兩岸條例」的原因之一,要避開會引起內部困擾的話語,力求「守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