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國慶演說「跳躍式史觀」 學者:展現施政強勢風格

▲雙十國慶,總統賴清德致詞。(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賴清德今(10日)發表上任後首次國慶演說,對此,淡江大學教授李大中分析,賴清德通篇演講仍着重兩國互不隸屬的論述,彰顯賴清德一直以來的兩岸政策,以及施政強勢的風格,此外,賴清德特別提及113年前的中華民國,巧妙地與民進黨的民主運動前輩做連結,展現「賴清德式的跳躍史觀」。

今天國慶演說中,賴清德提到「113年前,一羣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他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他們的理想是,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李大中認爲,這部分不同於前總統蔡英文不願提及民國38年以前歷史的「斷裂式史觀」。

李大中說,雖然賴清德願意提到113年前中華民國的創建,但因爲話語中提及的「他們」應該是建立中華民國的先烈先賢,而賴清德指的「我們」應該是民進黨的民主運動先輩。

李大中說,賴清德蜻蜓點水式的正面提及113年前的革命先賢,隨即則馬上進入民國38年後的臺灣,因此看得出來,賴清德想着墨的,其實是民主對抗威權歷史,也就是民進黨真正在意的民主運動先輩。

針對賴清德談話中提到古寧頭戰役、八二三戰役,以及美麗島事件,李大中認爲,此部分賴清德是想彰顯大家一起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只不過相較於蔡英文,賴清德比較沒有妥協的空間,他堅持的部分還是繼續堅持,以前的蔡英文至少有提到「謙卑」,但以賴清德目前施政強勢的風格來看,兩岸政策立場已經定調,兩岸目前的僵局很難改變。

至於賴清德最後提到,「我們大家,無論喜歡稱呼我們自己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是臺灣、還是中華民國臺灣,我們都要有共同的信念…」,李大中認爲,這論述完全屬於「對內」訴求,希望可以一網打盡拉攏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與臺灣派,賴清德希望可以擴大自己的支持度,與「對外」關係無關,完全是說給國人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