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勁麟只是幫新潮流看店!徐巧芯踢爆綠能「金權結構」毒瘤
賴勁麟(左)21日請辭雲豹能源集團19間公司董座。(資料照,顏謙隆攝)
民進黨前立委賴勁麟近期遭質疑賺綠電財、當門神,21日宣佈請辭雲豹能源集團19間公司董座。對此,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徐巧芯再踢爆,雲豹多位高管都身兼數十家能源相關產業董事長,是因爲要把案場連着公司打包賣給外商,「外資撈金,臺電倒楣,新潮流發大財!」且未來光電板報廢后,公司結束全都變成呆帳,「環境受累,全民買單,新潮流依然發大財!」被斷尾求生的賴勁麟只是幫新潮流看店的掌櫃,背後的金權結構、掏空國家纔是毒瘤。
徐巧芯今(2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兩隻雲豹跑得快以後,綠能就沒事了嗎?民進黨就斷尾求生了嗎?」她擊墜賴勁麟的19個董座,小公主(賴品妤)本人也搖搖欲墜,但問題是,賴勁麟請辭只是「被」斷尾求生,19個董座的帳還是要算清楚。很多人都沒看懂,賴勁麟光雲豹不夠,還要身兼另外18個董事長或負責人,「你以爲雲豹能源只有賴勁麟一個人擅長影分身之術?」
徐巧芯指出,賴勁麟被揭露擔任19家公司董事長,全都登記在內湖區基湖路同一棟大樓內,其中16家甚至登記在同一個地址,但其實賴勁麟先後兼任過22家能源公司的負責人,且雲豹能源的高管們,每個人都身兼其他能源,或是相關產業公司董事長,少則數家,多則十多家。
她舉例,雲豹能源創辦人兼發言人張建偉,曾經先後擔任20家能源公司的負責人。雲豹執行長譚宇軒,先後擔任18家能源公司負責人。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先後擔任7家能源公司負責人。「光是這四人名下,雲豹能源掌控運作的子公司,扣掉重複的,還有起碼30家以上。爲什麼雲豹能源做綠電生意,會需要設立這麼多的子公司?是在玩大富翁嗎?」
對於雲豹能源稱,是因不同案場有不同開發條件與風險係數,因此能源公司依照案場不同條件,「一案一公司」或是「數案一公司」,都是「很正常的」,是爲了降低開發不順,資金週轉的風險;徐巧芯則指出更實際的功能,「能源公司成立子公司競標,或是購買案場開發,案場能買,當然也能賣,而且連公司一起打包更好賣,光是2018到2019年間,雲豹就出售了14個案場,其中兩度賣給美商貝萊德資產管理。」由張建偉擔任負責人的兆洋公司,2018年更以14.7億元賣給英商;2019年,兆洋得標高雄美濃0.9公頃,以及臺南善化1公頃的國有地太陽能案場,雲豹先賺英商一筆收購利潤,後續再賺英商委託案場維運管理的費用。
「那難道英商就被雲豹當成了冤大頭嗎?當然不!」徐巧芯續指,臺電保證收購的成本價差,就是英商利潤,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說什麼發展綠能,不保證高價收購,沒人願意投資,結果卻是「外資撈金,臺電倒楣,新潮流發大財!」雲豹能源之所以要成立這麼多子公司,是因爲有民進黨門神、尤其是新潮流靠山,案場拿得多,子公司自然只能一家一家開。
徐巧芯也提到,太陽能板的淘汰年限約20年,預估2030年起,臺灣每年就將會有大約1萬公噸的廢棄太陽能板要處理,而到了2035年之後,每年增加到10萬公噸太陽能板要汰換,已經有學者示警,回收技術不純熟,成本高,臺灣法規又不完善。就怕到時,「一案一公司」原來是「黑暗兵法」,把公司結束,應該報廢的太陽能板,就成了呆帳。環境受累,全民買單,新潮流依然發大財!
「賴勁麟請辭董座重要嗎?」徐巧芯直言,「他本來就只是個幫新潮流看店的『掌櫃』,做不下去了,就換一個,再不行,就再換一個,有什麼了不起?背後的金權結構,掏空國家,纔是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