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混雜軍事蛇籠 臺南鯤鯓1周內淨灘

臺南市南區鯤鯓海邊漢光演習反登陸作戰相關設施,與颱風衝來垃圾交雜。記者吳淑玲/攝影

強臺凱米災後,臺南南區鯤鯓沙灘出現大量海漂垃圾,與漢光40號演習設施及物件交雜,沙灘上滿布鋼刺蝟、防禦工事沙包碎片、刀片蛇籠,恐發生意外,立委王定宇協調國軍出動挖土機、大貨車等重型機具,與臺南市環保局加速處理,包括有危險性障礙物及垃圾等,預計1周內恢復海灘乾淨。

漢光演習40號選擇反登陸地點,在臺南市南區鯤鯓海邊,軍方設置有9道防線,颱風豪雨過後被衝亂,加上豪雨及西南氣流帶來相當多垃圾量,海邊一眼望去都是垃圾,軍方設施上卡了很多垃圾雜物,臺南市環保局幾天前開始清理,但因有軍方設施清理更困難。

立委王定宇說,漢光40號演習遇上凱米強臺,剛好測試部隊軍演和救災如何轉換,考驗國軍,他接到地方反映,在鯤鯓海邊反登陸演習場域,海上漂流垃圾和反登陸鋼刺蝟、防禦工事沙包碎片、刀片蛇籠等混雜一起,擔心危險。

王定宇前晚協調陸軍137旅、54工兵羣帶國軍弟兄加速清理,昨天起1周時間,將軍事裝備和垃圾分離,該回收回收,搭配清潔隊將海灘清理好。環保局動員南區及中西區清潔隊約40多人,清理埋在沙灘裡垃圾,以塑膠袋、樹枝、竹架等居多。

臺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他發起撿拾海廢垃圾等近20年,颱風過後到鯤鯓海邊查看,「如置身垃圾掩埋場」,垃圾量多到嚇人,廢棄物主要有養蚵發泡塑膠,大雨河川沖刷垃圾,以及境外海漂垃圾等,長年發起到海邊撿垃圾,讓政府知道垃圾那些種類居多,像塑膠袋、吸管及寶特瓶蓋等,現在有「限塑政策」,也要教育民衆垃圾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