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宋陸京任廣州畫院院長

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畫院公衆號獲悉,宋陸京任廣州畫院院長。

宋陸京,廣州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國畫作品《嶺南家園》獲“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最高獎),《富貴天地圖》獲第16屆亞運會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最高獎),《夢入青藤故里遊》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5週年——廣東美展優秀獎(最高獎),《大亞灣之春》《珠源巒脈》入選“大潮起珠江——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主題創作”等。

今年6月,宋陸京接受羊城晚報專訪,就“寫意”之問,發表真知灼見。

羊城晚報:您對今天寫意的現狀有怎樣的看法?

宋陸京:我覺得對於寫意的標準不能侷限於傳統觀念,社會發展到今天,各種門類、綜合材料以及借鑑西方的其他畫種,它們變成了一個綜合體。我也不贊成很多人把傳統中國畫分爲大寫意、小寫意和工筆。

其實工筆裡也有寫意,從圖式結構和審美的角度來說,工筆也有大面積的留白,我們不能說畫得工工整整就不是“大寫意”。現在有很多用綜合材料來創作的繪畫,它已經不屬於傳統國畫的範疇,所以我認爲現在的“大寫意”,反映的是創作者深厚的閱歷和審美的指向。大寫意是一個系統、概念,和小寫意、工筆的思維是不一樣的。

大寫意的思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也是創作者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哲學觀的體現,反映了創作者的爲人處世和豐富閱歷,以及潛移默化的傳統文化。它的範疇擴大了,不僅僅以“工”和“寫”來區分,包括現在AI的介入,它也反映了人文精神,而且帶有篩選和審美,根據這種轉化再創作,手法更爲多樣化。我們應該放大格局、放寬眼界來看“大寫意”,不是握着大毛筆、動作幅度大的纔是大寫意。

黃賓虹先生拿小毛筆隨機生髮、點染,已入化境,這也是大寫意。有人雖然拿着大毛筆,想追求傳統中國畫的大寫意,但他表現出來的還是一種素描關係和筆墨技巧,反映不出深厚的文化。綜上所述,要落在反映人文精神的層面上,才能稱之爲大寫意。

羊城晚報:您覺得今年靳尚誼先生提出的問題爲何能引起廣泛關注?

宋陸京:因爲靳尚誼先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他說了一句真話。現今社會上出現了各種藝術門類,既有寫意也有工筆,但靳先生從油畫角度指向中國畫這一領域,目前偏寫意的作品很難被選入(重點)展覽。

我也有關注這個問題。靳尚誼先生是一位油畫家,他從油畫家的角度來看中國畫,聯繫現在美院教學的現狀,大寫意難以通過學院教育來培養。學生看不見、摸不着大寫意,也不知道從何入手,老師只能在小寫意或工筆這種技術層面來教學生。美院畢業生靠一兩張畫完成畢業創作,他們達不到寫意所需的深厚背景和地位,這往往使得他們認爲自己不能創作寫意畫,也不能如此“潦草”地完成畢業創作。

另一方面,我認爲靳先生只是表象地看見目前美院學生畫的作品偏工筆而已。不可否認,從李可染、潘天壽開始的一代代美院教授、藝術家,傳統寫意的創作確實比較多,但現在的美院教學及全國美展的傾向,令寫意畫相對難入選重大展覽。但要是看全國美展的評委,十之八九是畫寫意的。爲什麼?因爲只有畫寫意才能“殺”出名氣,才能成名。也有如何家英那樣以工筆畫聞名的,但畢竟是少數。

羊城晚報: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在寫意畫的評判體系裡,存在一些藝術之外的東西?

宋陸京:寫意太難了,難在它太簡單了。寫意畫寥寥幾筆就解決問題,容易給大衆造成“這種創作過於簡單”的印象。畫寫意的人都知道,越是簡單的越難到位,而且越難進入全國美展中畫寫意高手的法眼,這就使得當今全國美展的作品偏於工筆,強調反覆疊加的效果。我的觀點是:無所謂“工”或“寫”,能畫出一張好畫就行了。

寫意畫是在共性中尋找個性,它必定具有一個標準。以書法爲例,評價兩件書法作品中哪一件更佳,很大程度上依賴評判者本身,他對中國書法史或美術史的瞭解程度如何?是否見過歐顏柳趙、漢簡、魏碑和秦篆?只有瞭解各種藝術,才能去評價一幅作品。

文 記者 朱紹傑 樑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