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一場接續奮鬥——記四川紅華實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勇
丁勇與氟有緣。現任四川紅華實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化工部主任的丁勇,自1998年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與氟打交道。
“近年來,我國氟化工行業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爲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初級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同時也是氟化工深加工產品的主要進口國。”丁勇介紹,在各方積極推動下,我國氟化工產業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多年來,丁勇一直堅守在氟化工科研一線,成爲了公司科研技術帶頭人。今年,因爲一項氟化工的科研攻關任務,丁勇又回到四川紅華老廠區安營紮寨。多年的科研攻關經歷讓丁勇有了深刻的體會——科研就是一場接續奮鬥,永無止境。
矢志創新
四川紅華老廠區地理位置獨特,四周羣山環抱,形成峽谷地帶,湍急的大渡河從峽谷中穿流而過。“企業當年的選址確實隱蔽又偏僻。”丁勇笑着說,廠區大門一關,就像與世隔絕。
這裡已經荒廢多年,自從四川紅華整體搬遷到峨眉山市之後,老廠生產區就閒置了下來。原來人聲鼎沸的廠區,現在很是空曠,現場除了丁勇帶領的攻關團隊以及留守監護人員外,幾乎沒有其他人。
氟化工產品以其耐化學品、耐高低溫、耐老化、低摩擦、絕緣等性能,廣泛應用於化工、機械等領域。隨着氟化工成爲化工行業中發展較快、具有前景的行業之一,氟化工產品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氟化工產業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責無旁貸,丁勇成爲新成立的氟化工研發中心帶頭人。建在老廠區的研發中心條件雖然艱苦,卻是現場一線檢驗科研成果的好場所。老廠區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場地和設施條件,快速對制氟及三氟化氯合成生產線進行恢復整治和功能提升,同時改進電解制氟工藝。
在研發過程中,重要技術研發難度大、研發時間緊迫。面對重重困難,丁勇沒有退縮,帶領年輕人開始了技術攻關。回想起研發過程,丁勇說:“研發最艱難的時候,感覺沒什麼希望了,但我們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磨練心境
丁勇團隊此次自主重點科研攻關和產業重啓,並非無本之木。
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四川紅華建成以六氟化硫爲主導產品的氟化工產業化公司——中核紅華特種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產銷規模達到亞洲領先水平。然而,因爲當時的產業方向調整需要,2011年專業化公司被迫關閉。
深耕多年,四川紅華深知行業痛點和技術難點,從未中斷氟化工方面的自主創新研發工作。從青年到中年,丁勇一直是核心團隊成員。一場代際接續的奮鬥,不僅讓氟化工人才和技術保留了下來,還等來了行業發展的新風口。
丁勇率領的團隊與相關單位合作,於2022年成功研發高純三氟化氯,產品質量穩定,客戶反饋試用效果良好。
如今,丁勇帶領的是平均年齡約29歲的高學歷年輕團隊,擁有5名博士、4名碩士和6名本科生。
閉門攻關的時光簡單而純粹,但有時候也很無聊。研發中心背靠紫雲山,雲霧繚繞。“對科技攻關團隊來講,這確實是個去除雜念的好地方,但是對年輕人而言,確實也是個巨大的挑戰。”丁勇說。這裡除了可以在項目現場討論、實驗、論證、再實驗,就沒有別的娛樂。老廠生產區沒有食堂,每天要吃從山下送來的盒飯。爲了追趕進度,團隊成員一般一週才能外出一次,有的同志數月沒有與家人團聚。
“在這裡,不僅是在修煉能力,更是在磨練心境。”丁勇很理解團隊的年輕人。
“我們是搞技術的,紮根現場、深耕現場是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關鍵。”多年實戰給了丁勇這樣的感悟。
氟化工的生產是一個高度複雜且要求嚴苛的過程,理論知識的應用需要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僅靠理論知識是難以支撐的。只有深入生產一線,對每個環節的工藝原理、結構組成、運作方式進行不斷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工藝的本質,發現潛在的關鍵問題,從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科研從來不是單打獨鬥的遊戲,而是需要團隊之間深度協作、持續探索、共同促進的征途。”丁勇說。
團隊先後成功研發出應用於高端科技領域的五氟化氯和四氟硼酸氟氯酰製備技術及相關工藝,推動國內無機氟化工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另外,團隊研究掌握了高純三氟化氯電子氣純化技術,實現了該氣體的國產化。
爬坡過坎
丁勇介紹,作爲國內較早涉足氟化工研究及生產的企業,四川紅華曾經在氟化工領域奠定了深厚的技術基礎,積累了豐富的氟系列產品生產和使用經驗,形成了特有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但是十幾年前的主業調整,也讓四川紅華一度遠離了這個賽道。
近兩年,丁勇和團隊成員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其中高端特種氟材相關研究獲得獎項。團隊申報專利共2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已有8項專利獲得授權。作爲企業科研團隊,如何讓研究成果應用於生產實踐,變成真正的生產力,是新時期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是從科學研究到應用推廣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國家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效手段。對此,丁勇深有感觸:“搞科研的,既要埋頭潛心研究,也要適當擡頭看路。”
科技創新是一場接力賽,從基礎原理研究開始到最終形成產品和商品,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即便是再好的科研成果,在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路上,也可能因爲這樣那樣的“坎”而半路夭折。
20多年的科研產業化經歷,讓丁勇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就是科技成果轉化存在轉化流程繁瑣、轉化週期過長、科研人員轉化動力不足、市場對接不暢等堵點。”他說。
爲了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四川紅華從公司層面制定了氟化工專項發展規劃和產業推動工作方案,大力開展以高純氟、特種氟系列產品爲重點的研發工作。
除了頂層設計和執行落地的有效統籌,丁勇覺得人也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必須在人才培養初始,就明確目標需求。雖然科技產業化的需求迫切,但是也要給科研人員足夠包容的環境。“在科技產業化的道路上,最怕形成一種只看重結果、忽視過程的評價氛圍,用單一的成敗標準來衡量科研工作的價值,而忽視了科研過程中那些看似失敗卻充滿價值的嘗試與探索。”丁勇說。
“從科學研究突破到工程技術攻關,再到產業化發展,環環相扣。我們必須具備系統思維,纔能有效協同管理。”丁勇如是說,“我將與團隊成員共同奮鬥,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爲氟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