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案 後座力如滾雪球
波波漫畫
隨着柯文哲司法案件日趨明朗,其政治效應究竟是擴散併產生蝴蝶效應,抑或能設下停損點?引發關注。毋庸置疑,這對柯文哲及民衆黨形象恐已產生嚴重傷害,甚至衝擊藍白政治聯盟合作及未來國會改革,衝擊臺灣政黨政治及兩岸關係發展。
或有論者言民衆黨爲一人政黨,一旦柯確立罪名則樹倒糊孫散、潰散泡沫化,消除賴清德連任潛在競爭者;藍白政治聯盟恐難再組成,立法院改革將停擺,甚至民進黨兩岸政策及路線恐更爲強硬、暴衝及挑釁,不受藍白政治聯盟制約。
首先,重傷柯的清廉形象及減少民衆黨支持度。據網路媒體民調顯示,針對京華城案,選擇不相信柯的高過五成,相信者僅約三成;另五成五民衆認爲,政治獻金案與京華城案加深了他們對民衆黨的負面印象。
其次,衝擊藍白政治聯盟的穩定性。民衆黨在柯文哲政治魅力下形成,柯尚能制約八位不分區立委;一旦柯垮臺,因其成員複雜、意識型態分歧、較不具共同價值及路線,在欠缺強有力領導核心狀態下,恐造成不分區立委依據議題及意識型態而尋求依附不同政黨,致藍白聯盟分崩離析、潰不成軍。
複次,從立法權制衡行政權,轉變成立法權爲行政權所俘獲。民衆黨作爲國會關鍵性力量,其支持的天平砝碼傾向藍綠哪一陣營,該陣營就能主導議事進程及政策形成。若藍白政治聯盟解體,賴清德雖爲少數總統,但若透過威脅利誘掌握立法院,則原本的分立性政府將走向一致性政府,任何國會改革恐均胎死腹中,導致立法院藍綠攻守易勢,形成一黨獨大優勢。
再者,難以制約民進黨強勢政策作爲。當藍白政治聯盟無法組成時,將難以抵擋民進黨欠缺審慎謀劃、激進挑釁的政策制定。藍白政治聯盟採取一致性行動時,曾聯手箝制綠營提案超過十六次以上;若藍白盟軍潰散,立法院制衡民進黨的力量消失,強硬挑釁性政策將欠缺掣肘。
最後,難以制約激進及挑釁的兩岸政策。蔡前總統主張維持現狀,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大陸界定蔡兩岸論述,是未完成答卷。蔡尚提出九二歷史事實、九二共同認知及九二會談精神,作爲兩岸重啓對話協商的基礎。
賴總統則採取戰略清晰的兩岸論述,主張務實臺獨就是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宣稱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臺灣都是國家名稱。大陸界定賴就職演說爲臺獨宣言及自白書。同時,賴不僅從未宣稱依據兩岸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陸委會副主委反而宣稱兩岸兩區互不隸屬跟兩國互不隸屬是一樣的,這種立基於兩國論的兩岸路線,更是極具衝突性的兩岸政策。
就此而論,柯文哲事件的政治影響後座力超出想像;整個事件創下臺灣自治史上卸任市長、副市長皆遭羈押;亦爲臺灣政黨史上首位現任反對黨主席遭羈押,不僅影響民衆黨的生死存亡,更波及藍白聯盟及國會改革進程、行政與立法間的制衡問題。甚至賴連任之路恐無攔路虎,無論黨內外皆無政治競爭對手能輕攖其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