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面對登革熱的威脅,你準備好了麼?
登革熱是一種從蚊子傳播到人的病毒感染,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中較爲常見。近年來,隨着全球旅遊業發展、城市化加速以及氣候變暖,登革熱的發生和流行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登革熱病例在世衛組織所有六個區域均已出現激增,自2021年以來,報告病例數每年大約翻一番。截至2024年8月底,報告病例數已超過1230萬例,幾乎是2023年全年報告數650萬例的兩倍。登革熱已成爲世界上分佈最廣、發病最多的蟲媒傳染病,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登革熱概述
大多數感染登革熱的人不會出現症狀。對於有症狀的感染者來說,最常見的症狀是高燒、頭痛、身體疼痛、噁心和皮疹。大多數患者會在1-2周內好轉。少數人可能發展爲重症登革熱,出現休克、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尚無登革熱特異性治療方法,但及時診斷登革熱病例,識別重症登革熱的警告信號,以及適當的臨牀管理是預防發展爲重症登革熱和死亡的關鍵護理要素。
登革病毒的病原學特徵
登革病毒隸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有四種血清型(DENV-1、DENV-2、DENV-3、DENV-4),4種血清型均可引起登革熱的發生和流行。感染一種血清型可對相同血清型產生長期免疫力,對其他血清型僅有短暫免疫力,連續感染不同血清型會使重症登革熱的風險增加。
登革熱的流行病學特徵
傳染源
人和猴類是登革病毒感染的主要對象和可能宿主。在城市中,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患者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10天(病毒血症期)的傳染性最強。在叢林中,猴類是自然儲存宿主,在擴散和保存登革病毒中起重要作用。
傳播媒介和傳播途徑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登革熱病毒通常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給人類。日出前後和日落前是它們叮咬的高峰時段。
易感人羣
人類對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後並非人人發病。在初次傳入的地區,人羣對任何型別的登革病毒均較敏感,初次暴發可使大量人羣發病。人感染登革病毒後,獲得對同型病毒較穩固的的免疫力,並可維持1~4年,但對異型病毒無交叉免疫,而且第2次感染異型病毒時還可通過抗體依賴增強作用加劇病毒的感染,產生嚴重的骨痛溢血熱症(DHF)與骨痛休克綜合症(DSS)。
地理分佈
地理分佈:登革熱呈世界性分佈,尤其在熱帶地區,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地區。在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多個省份曾多次發生輸入引發的本地傳播登革熱疫情。
季節分佈
季節分佈:流行地區登革熱病例常年均有報告,發病季節與媒介伊蚊消長相關,多在夏秋季。
登革熱的臨牀表現
登革熱的潛伏期1~14天,一般5~9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現爲無症狀隱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熱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臨牀表現複雜多樣。
典型登革熱急性起病,多以發熱爲首發症狀,24 小時內體溫可達39℃以上。部分病例發熱3~5天后體溫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稱爲“雙峰熱”。主要症狀有明顯疲乏、頭痛、眼眶痛、腰背痛及骨關節痛,部分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多數於病程3~6天出現多樣性皮疹,部分病例斑疹或斑丘疹融合包繞中間少量正常皮膚形成“皮島”。部分嚴重病例有出現廣泛而嚴重的多器官出血、休克、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及肝腎損傷、心臟受累等表現。
登革熱的診斷
登革熱的臨牀症狀與許多病毒性、細菌性和寄生蟲感染性疾病在臨牀上難以區別,臨牀診斷難度較大,所以實驗室檢測在病例確診中意義重大。目前,登革熱的實驗室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和病原學診斷,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也日益完善。急性發熱期可應用登革熱抗原(NS1)檢測及病毒核酸檢測進行早期診斷,有條件可進行病毒分離(金標準)。初次感染患者,發病後3~5天可檢出IgM抗體,發病2周後達到高峰,可維持2~3個月;發病1周後可檢出IgG抗體,可維持數年甚至終生。發病1周內,在患者血清中檢出高水平特異性IgG抗體提示二次感染,也可結合捕獲法檢測的IgM/IgG抗體比值進行綜合判斷。
登革熱的預防和控制
在我國,目前尚未有經過審批註冊的登革熱疫苗可供使用。目前國際上兩種登革熱疫苗已獲得許可,還有一種正處於臨牀開發的後期階段。我們可以通過保護自己免受蚊蟲叮咬和降低患登革熱的風險。
1、穿儘可能多遮蓋身體的淺色長袖衣服及衣褲;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上午7~9點和下午4~6點)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必要時在裸露部位塗抹趨避劑;
2、家中使用紗門紗窗和使用蚊帳,使用驅蚊劑(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驅蚊酯)以及使用蚊香和噴霧驅蚊器。
3、通過環境管理及治理措施,防止蚊子進入產卵棲息地:妥善處置固體廢物,移除存水的人造棲息地;爲家庭儲水容器蓋上蓋子,並每週清空和清潔;在室外儲水容器施用適當殺蟲劑。
登革熱的綜合防控措施
世衛組織於2024年10月組織啓動《全球戰略防範、準備和應對計劃》,該《計劃》概述了控制疾病傳播的重點行動,並通過全社會和區域方法向受影響國家的各個部門提出了建議,包括疾病監測、實驗室活動、病媒控制、社區參與、臨牀管理和研發。
在我國,中國疾控中心發佈了《登革熱疫情分級防控技術指導方案》(2014年版),方案指出防控登革熱需在疫情早期階段及時採取綜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病例監測和管理、伊蚊監測和控制、風險評估和形勢研判、宣傳教育和風險溝通、以及政策、物資和經費保障等。
建立並不斷完善能及時早期發現病例並進行疫情預測的監測系統是預防登革熱流行的關鍵,包括早期臨牀疑似病人的及時報告和確認、早期預警報告、人羣免疫狀態、蚊媒繁殖情況、密度變化、棲息地種羣分佈和帶毒情況等。
發生登革熱流行時,主要任務是迅速殺滅媒介伊蚊,撲滅疫點。重點是清除蚊蟲滋生場所,包括及時處理無用的容器積水,清除廢棄的積水器物,對飲用水缸常清洗換水,換缸過濾,合理加蓋。流行期間的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因此早期發現並及時隔離患者十分重要,疫點病人應就近隔離治療,隔離室應有防蚊設施並滅蚊,隔離期限從發病日起至少5天。還要對疫點進行伊蚊種類、伊蚊孳生地類型的調查,成蚊和幼蟲房屋指數、容器指數、佈雷圖指數等密度統計,以便指導與考覈滅蚊工作。
隨着交通運輸、國際貿易、勞務、旅遊等活動日益頻繁,境外輸入的風險持續增大,提示我們要加強對從東南亞等重點國家入境旅客的檢疫檢驗,加強登輪查驗和口岸監督,加強與檢驗檢疫、旅遊、交通、民航和鐵路等部門的聯防,及時發現登革熱輸入病例和相關媒介,控制疫情傳播。
此外,還應通過傳媒、網絡、通訊、教學等多種方式,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做好疫情預警與風險溝通,普及疾病知識;充分調動羣衆積極性,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除媒介伊蚊孳生地,形成防蚊滅蚊習慣;加強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能力建設,提高登革熱疫情應急處理能力,包括登革熱病例流行病學調查、疫點處理、媒介控制、實驗室檢測能力等;制定或完善登革熱防治的有關技術文件,加強登革熱防治領域、疫苗開發等科學研究工作,做好風險評估與風險溝通等。
作者:上海市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主管醫師 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