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速賦能房屋“生產”新模式
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 (王夢瑤)房子歷來都是在塵土飛揚的工地裡“建造”出來的,只有標準化的工業製成品纔會用到“生產”一詞,房子怎麼能和“生產”聯繫到一起?
不久前,中新網記者跟隨國資委舉辦的“走進新國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來”活動一行,來到位於廣東珠海的一處工廠,工廠裡整齊堆疊着一排排材料,工人手裡火花飛濺,若不被提前告知,很難想象此處竟是用來“生產”房子的流水線。
建房就像搭積木?
將房屋分爲幾個固定的模塊,在工廠裡通過數字設計進行標準化施工建造,隨後運輸到規劃建設所在地進行組合拼裝。
聽起來似乎是樂高積木的生產和搭建過程,但現代化技術賦能下的C-MiC(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築)技術將之變爲現實。
記者在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中,見到了堆積整齊的板材、一個個已見雛形的房間和正在焊接的工人,以往在工地混凝土大樓裡風吹日曬的建築工人,此刻正像產業工人一樣在車間裡工作。
車間內的智能機器人正在進行模塊生產。王夢瑤攝
工廠內已具雛形的房屋模塊。王夢瑤攝
質量是否可靠?
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建築工業化起步較早,作爲裝配式建築的高級階段,模塊化集成建築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應用。
但海外模塊化建築雖應用廣泛,技術和品質上卻並不先進。據中建海龍科技總經理趙寶軍介紹,我國通過C-MiC模塊化技術可以建造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8度的建築,其在深圳建設建造的100米高樓最大偏移尺寸15毫米,還實現了門窗、外牆的零滲漏。
“因爲在工廠進行模塊化生產時,就是圍繞外窗造的牆,而非傳統模式下在牆上打膠固定窗戶”,趙寶軍指出,模塊化建築對連接的施工質量和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必須將偏差控制在毫米級別。
混凝土模塊正在現場吊裝。王夢瑤攝
已有項目建成入住
從拆遷到搬回,北京樺皮廠衚衕8號樓的居民僅用了90天,就住進了在原址上建起來的新房子。
“過去的三個月,我們幾乎每天都從臨時住所來工地看看。一天天,我們看着房子像積木一樣很快就組裝起來了”,該居民劉清順夫婦表示。
已經建成的北京樺皮廠衚衕8號樓外觀。中建海龍科技供圖
樺皮廠衚衕8號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二環路以內的功能核心區,距故宮僅5公里,但這座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樓,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以後,已經不再適合居住。
C-MiC模塊化建造方案,施工週期短,可以實現“原拆原建”,解決了搬遷居民不願失去市中心區域優勢、擔心工期延期等顧慮,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此外,將主要製造過程都搬進工廠,對於城市核心區域改造項目來說,另一個顯著變化是有效減小了施工期間對周邊居民的噪音污染、對城市核心區域的交通影響及揚沙粉塵污染。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房屋建造、改造的傳統模式,“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業已成爲現實。(完)
【編輯: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