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板五週年:市值超5萬億元 成“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舉辦開板儀式。歷經五年的發展,科創板從無到有,截至2024年5月底,科創板共有上市公司572家,受理了1146單IPO申請,首發募資總額超9000億元,總市值超5萬億元。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科創板自開板以來,已經走過了五年的發展歷程,成就卓著。科創板五年的發展,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個縮影,更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隨着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的不斷成熟,科創板有望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科創板已成爲我國“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

市場人士指出,目前科創板已成爲我國“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產業集聚和板塊示範效應逐步增強,已上市企業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覆蓋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產業鏈。

田利輝表示,科創板的設立,爲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資渠道,特別是對於那些處於快速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科創板已經成爲支持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爲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了更便捷和更科學的融資渠道。融資支持,有效鼓勵了研發投入,促進了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承載着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使命。

“科創板的建設始終圍繞着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改革主線。科創板上市公司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成爲這些領域企業上市的首選地。”田利輝表示。

豐富制度供給,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在制度建設方面,科創板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持續監管等方面日漸形成了完善豐實的制度供給,爲我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

田利輝指出,科創板率先實行註冊制,簡化了上市流程,提高了市場效率,是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爲後續創業板和主板等板塊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此外,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推出了一系列市場化創新舉措,如做市商制度等,促進了“科技、資本、產業”的良性循環。

科創板建立的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制度,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融資需求,一大批在原有制度下無法登陸A股市場的“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據記者統計,截至2024年5月底,已有54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8家特殊表決權架構企業、7家紅籌企業、20家採用第五套標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另外,科創板從入口端、退市端及持續監管等多個維度出發,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2023年7月7日,退市紫品、退市澤達成爲科創板開市以來首批退市的股票,彰顯我國監管層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行爲的零容忍態度。

田利輝指出,科創板在監管上採取了更爲嚴格和細緻的措施,強化了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了違法成本,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吸引了大量專業投資者和長期資金的參與

科創板的設立和運行,展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姿態,吸引了包括外資在內的全球投資者的關注,同時吸引了大量專業投資者和長期資金的參與,改善了投資者結構,提升了市場的專業性和成熟度。

歷時五年,科創板“機構市”初步形成,專業機構投資者活躍賬戶數超過6萬戶,持倉佔比約4成,交易額佔比近半。科創板指數及指數產品也持續吸引資金參與,科創指數境內外產品規模可觀。

申萬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彭文玉指出,科創板上市企業整體以“硬科技”高成長行業居多,已形成了以半導體、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爲核心的上市公司集羣。

從A股各板塊對比看,科創板機構持倉比例與公募配置係數持續提升。科創板機構持股比例從2021年年報的31.3%持續提升至2023年中報的43.8%,期間累計提升12.5pct。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