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發現:30萬年前華龍洞人是東亞最早向智人演化古人類
華龍洞遺址是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後,在中國發現的重要古人類遺址,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和石製品等人類活動證據。(圖/中新社)
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於12月6日至8日在遺址所在地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舉行,來自中外古人類學研究及相關領域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他們對華龍洞遺址實地考察和深入研討後認爲,約30萬年前的華龍洞人是東亞地區向智人(現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
據《中新網》報導,華龍洞遺址發掘研究專案領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8日在研討會上發佈研究成果,以及2024年華龍洞遺址發掘進展。她說,華龍洞遺址2024年發掘出土11件古人類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足部跖骨,以及40餘件石製品、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3種爬行類化石等。
華龍洞遺址發現於1988年底,2013年以來,考古人員進行多次系統發掘後計發現約20個個體的古人類羣體。(圖/中新社)
他說,華龍洞人屬於一種從古老型人類向現代人過渡的古人類,其面部和下頜部已經開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較高、頭骨纖細化、出現了智人標誌性特徵——下巴的雛形。最新研究表明,華龍洞人是迄今東亞地區呈現出智人特徵最多、年代最早的從古老型人類向智人過渡的古人類。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指出,華龍洞遺址發現於1988年底。2013年以來,該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人員進行多次系統發掘,累計發現約20個個體的古人類羣體(包括1例較爲完整的古人類頭骨)、400餘件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製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跡的骨片,以及超過80餘種脊椎動物化石。通過同位素測年、動物羣組成分析及地層對比等多種方法,確定華龍洞古人類生存時間爲距今約30萬年。
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上,包括中國、美國、法國、英國、西班牙、丹麥、日本等19位專家學者應邀作學術報告。(圖/中新社)
目前,華龍洞遺址是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後,在中國發現的重要古人類遺址,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和石製品等人類活動證據,爲探討東亞地區現代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
報導說,這次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上,包括中國、美國、法國、英國、西班牙、丹麥、日本等19位專家學者應邀作學術報告,並通過華龍洞遺址發展圓桌會議,分享東亞古人類學研究最新科研成果。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華龍洞遺址及出土化石陳列館等。